…
時間匆匆,一年春秋轉眼即逝。
千木觀在這一年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廢棄的兩個偏殿經過翻修重新投入使用,一處更名為內殿,一處更名為外門,內殿住的是內門弟子,外門住的是記名弟子。
一年來外門的記名弟子有人離開,也有人進來,還有不少游方道士來觀里掛單。
后山小院王平和玉成道人的住所,相比于一年前要大上一圈,多出來一個小型練武場,李安天、劉自修以及毛玉龍也都在千木山上選了一處開闊的地方,建起自己的小道場。
寶源七年,五月初三。
王平早上起來像往常一樣練功、打坐,玉成道人也像往日一樣坐在石桌前照看熬煮雞湯的火候。
到飯點的時候,王康有些緊張的推開院子的大門,對玉成道人行禮。
感覺到腳步聲變化的王平睜開雙眼,疑惑的看向王康,問道:“蘇師弟呢?”
他的心境在這一刻有微妙的變化,人也從入定中醒來。
王康連忙回答道:“他度過了劫,昨天下午跟著他爹離開了,他走的時候還說,過段時間會送來一缸米酒。”
“也好!”
王平再次閉上眼,卻怎么都無法入定。
玉成道人看著王平的樣子對王康揮了揮手,后者快步離開后,玉成道人輕笑道:“今天先這樣吧,我們吃飯。”
“好!”
王平掃了眼面板數據,練氣篇的進度已經達到(76/100),這套功法沒有取巧一說,只能是水到渠成。
吃完飯玉成道人說道:“人的悲歡離合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有些事不必過于思考。”
“我明白!”
“伱能明白就好,你的練氣已經進入到最關鍵的階段,這一年來你每天周而復始,心境無波無瀾,已經超過絕大部分人,我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要出一趟遠門,給你尋一個好東西,這一個月你,每天只需要練氣一個周天就行,其他時間隨便做點什么都可以。”
“我能試著練習王康師弟學的劍法嗎?”王平問。
“可以!”
玉成道人說罷就站起身往屋里走去,片刻后換了一身趕路用的淡藍色道袍走出來,然后頭也不回的離開小院。
王平恭恭敬敬的對玉成道人的背影躬身一拜,畢竟這次玉成道人是為他修煉的事情而奔波,隨后他走到玉成道人的屋子里,翻出一本民俗故事,躺到外面老槐樹旁邊的一塊青石上翻閱。
午時。
劉自修帶著兩個童子來到庭院前。
“師父讓我挑一些佛家經典送來,說你這一個月要看。”劉自修指著他身后兩個童子背著的竹簍說。
王平微微皺眉,他最不喜歡佛家的書籍,因為里面好多都是空話,關鍵的地方還總是給你打謎語,似乎害怕你能讀懂一樣。
劉自修看著王平皺眉,笑道:“佛家有大智慧,只不過大多數人修的是小聰明,各派各教也是相互矛盾,有的寄托在來世,有的則在努力塑造金身以求超脫,我們不修他們的道,卻可以借助他們的大智慧。”
“多謝師兄提醒!”
劉自修笑著指揮兩個童子把竹簍放下,然后頭也不回的離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