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邀請函上同時注明,屆時將有機會親眼見到那些“光影戲”的拍攝者,并體驗最新的“沉浸式光影技術”。這一點勾起了他們的好奇心。那些神奇的畫面到底是怎么來的?那個神秘的拍攝者又是誰?
抱著幾分好奇和幾分無所謂的心態,大部分人還是決定去看看。酒店依舊安排了舒適的交通工具,但這次路程很短,沒過多久,就抵達了目的地。
眼前的萬福村,與他們想象中那個“普通村落”的形象,既有重合,又有不同。
村子確實不像新城那樣充滿未來感,房屋多是石木結構,顯得古樸結實。但街道異常干凈整潔,規劃得井井有條。村民們的衣著不算華麗,但用料厚實,顏色鮮亮,精神面貌飽滿,眼神里透著一種自信和從容,完全沒有南境窮苦百姓那種麻木或畏縮。
所謂的“文化展示中心”是一棟新建的、頗具規模的建筑,風格融合了北境的粗獷與現代的簡潔。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除了村民,還能看到一些明顯是來自其他北境聚居地的代表,穿著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飾。
典禮儀式簡單而熱烈。沒有繁文縟節,一位看起來是村中長者的老人和季如歌先后簡短發言,主要是歡迎各方來賓,強調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性。
季如歌的出現讓這些南境客人微微騷動,他們沒想到這位看起來年輕美麗的女性,竟然是這個村子的實際管理者。
儀式結束后,眾人進入展示中心內部。里面空間開闊,分區展示了北境各地、各族群的手工藝品:精美的皮毛鑲嵌畫、造型古樸的黑陶、色彩絢麗的刺繡、鋒利實用的刀具、精心鞣制的皮革制品、還有各種草編、木雕、骨雕……琳瑯滿目,每一件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和獨特的審美。
不少匠人就在現場進行演示,專注地打磨著手里的作品。游客可以近距離觀看,甚至在某些攤位親手嘗試簡單的步驟。
這與新城那種純粹的消費享受不同,這里彌漫著一種創造的氛圍和文化的沉淀。南境的少爺小姐們饒有興致地瀏覽著,對那些充滿異域風情的精巧物件贊不絕口,紛紛解囊購買,作為獨特的紀念品。
而展示中心最吸引人的,是位于中央的一個特殊區域——“沉浸式光影體驗廳”。
這是一個黑暗的大廳,眾人被引導著走進去站定。忽然,四周的墻壁和穹頂亮起柔和的光芒,瞬間將所有人包裹其中。
光影變幻,他們仿佛瞬間置身于茫茫雪原,寒風似乎撲面而來,能看到雪花在眼前飄落(實則并無冷氣);下一刻,又變成郁郁蔥蔥的夏季森林,鳥鳴聲聲,光影透過樹葉灑下;接著是金秋的麥浪,仿佛能聞到谷物成熟的香氣;然后是之前見過的極光景象,更加宏大、逼真,仿佛觸手可及……
這些景象,大多來自趙奕拍攝的素材,但經過季如歌的“剪輯”和特殊技術處理,變成了這種全方位、環繞式的震撼體驗。南境的客人們發出陣陣驚呼,伸手去觸摸那些顯然并不存在的影像,完全沉浸在這逼真的虛擬幻境之中。
最后,光影漸漸匯聚,變成了一段快節奏的混剪:村民辛勤勞作、工匠專注打造、戰士操練巡邏、孩童歡笑奔跑、豐收的喜悅、節慶的狂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