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大的工程正式拉開序幕。北境調動了大量人力物力。工匠們按照圖紙,在山崖上鑿孔筑基。
力夫們喊著號子,將巨大的石料和格物院特制的金屬構件運送上山。
負責安全的軍隊在險要處設置警戒哨和防護網……
鳳司瑾大部分時間都泡在了工地上,親自監督工程進度,協調解決遇到的各種難題。風吹日曬,使他看起來比之前黑瘦了些,但眼神更加銳利有神。
季如歌則坐鎮中樞,統籌全局,確保工程龐大的消耗不會影響到北境正常的運轉和民生。她時常通過新建成的、每隔一段距離設立的信鴿站和烽火臺(改進版,可傳遞簡單信號)與鳳司瑾保持聯系。
工程進展并非一帆風順。遭遇過山體滑坡,損失了一些物資和人手;遇到過極端惡劣天氣,工期被迫延誤;甚至還與一小股試圖騷擾工程、收取“過路費”的當地土著部落發生了沖突,被季星洲帶兵迅速平息。
但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工程都在一步步向前推進。每當一段險路被打通,一座橋墩被澆筑完成,工地上都會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人們看著天塹逐漸變為通途,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一天,第一批嘗試性的商隊,載著北境的皮毛和藥材,通過已經初步打通的部分古道,成功抵達了第一個與北境建立聯系的西部部落,并帶回了部落的土產和友好的回應。
消息傳回,萬福村一片歡騰。這證明他們的心血沒有白費,這條道路確實蘊含著無限的潛力和希望。
季如歌在議事堂宣布,將在古道入口處規劃建立一個新的邊境貿易市集,并派遣官員常駐管理,使之成為北境向西輻射的新支點。
夜幕降臨,季如歌處理完最后一份關于新市集規劃的文書,揉了揉眉心,走到窗邊。
遠處,西境群山的方向,依稀可以看到幾點閃爍的火光,那是夜以繼日施工的工地。近處,新城燈火璀璨,學堂里還亮著燈,傳來隱約的讀書聲;校場上,還有士兵在操練。
她的兩個孩子,一個或許在燈下苦讀律法,一個可能還在校場加練拳腳。
鳳司瑾還在西邊的山嶺間忙碌。
一切都在忙碌,一切都在向前。
她深吸一口微涼的空氣,感覺不到疲憊,只有一種充盈的、掌控著萬物生長的力量感。
北境就像一棵深深扎根的大樹,歷經風雨,不僅沒有凋零,反而抽枝散葉,開疆拓土,愈發茁壯。而她,就是這棵樹的根與干。
未來的路還很長,西境古道只是開始。但她相信,只要腳步不停,北境的邊界和影響力,必將隨著這條道路,不斷向更遠方延伸。
而這一切,終將造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包括她那一雙正在茁壯成長的兒女。
鳳司瑾主動上交南境朝廷歸還的、象征鳳家軍統帥身份的虎符兵權,此舉在南境朝堂引發了遠比預想更大的波瀾。
二十萬大軍的指揮權,說交就交,沒有絲毫猶豫留戀,這完全超出了絕大多數朝臣的理解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