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鼓勵“民眾監督與舉報”。設立匿名舉報渠道,對提供有效線索、協助破案者給予重賞,形成全民監督的氛圍。
命令清晰、具體、覆蓋全面,目的就是編織一張更加嚴密、高效的管理網絡,做到“來去有蹤,行止有跡,違法必究”。
季如歌環視眾人,最后強調:“北境敞開懷抱歡迎所有遵紀守法、愿與此地共同發展之人。但對于那些企圖利用北境的開放與繁榮來作惡的蛀蟲,北境的律法便是最鋒利的刀。我們要的繁榮,是干干凈凈、清清白白的繁榮,絕非藏污納垢、魚龍混雜的虛假熱鬧!”
這番話語,擲地有聲。在場官員無不凜然,紛紛領命。
新政令很快以布告形式張貼于北境各處口岸、集市和街巷,并通過基層官吏和巡邏隊向所有居民和訪客進行宣講。
起初,一些習慣了自由的商旅和訪客對此感到些許不便和約束,頗有微詞。但當他們看到布告上明確列舉的懲戒案例(包括賴婆子的下場),以及北境治安環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更加井然有序后,大多數人都表示了理解和支持。畢竟,一個安全、有序的環境,對正經做生意和過日子的人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保障。
北境居民對此更是拍手稱快。他們早已受惠于北境的安定與繁榮,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混亂和罪惡破壞這份來之不易的生活。對于“居民犯法與訪客同罪”的規定,更是深表贊同,認為這體現了律法的公正和平等。
新政推行后,效果立竿見影。
治安案件發案率顯著下降。市集上小偷小摸的現象幾乎絕跡,夜間行走的安全感大增。
流動人口的管理變得井井有條。坊正們拿著登記冊,能清楚地掌握轄區內暫住人員的情況。
一起試圖利用虛假身份入境的前科人員被口岸官吏憑借細致的盤問和與新建立的檔案系統對比識破,當場抓獲并驅逐。
甚至有兩起北境本地居民因糾紛斗毆致人輕傷的案件,也被治安隊迅速處理,涉事者同樣依法受到了杖責和罰款,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那張由季如歌親筆繪制的賴婆子畫像,被臨摹后懸掛在各治安所門口,成了警示的標志,也成了北境律法威嚴的象征。
北境,在經歷了一次安全危機的考驗后,非但沒有收縮封閉,反而通過建立更加完善、精細、公正的管理制度,進一步鞏固了內部的穩定和秩序,為其長遠的繁榮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季如歌站在議事堂的瞭望臺上,看著下方秩序井然、車水馬龍的新城,目光深遠。她知道,管理一個日益龐大的共同體,如同駕馭一輛越來越重的馬車。
需要的不是蠻力,而是更加精巧的韁繩和更加清晰的方向。而她,正穩穩地握著韁繩,引領著北境這輛馬車,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道路上,穩健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