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到了一個服務區,大家下車活動身體,有的去放水。
陳遠從衛生間出來,看到王欣然正站在車邊打電話,眉頭緊皺。
陳遠走過去,王欣然正好通完電話,邊收起手機邊搖頭嘆息。
“怎么了?和誰打電話呢?”陳遠隨口問了一句。
王欣然苦笑:“岳雯雯,她剛才和我說了個事。”
“啥事?”
“關于柳部長的事。”
“柳部長怎么了?”陳遠知道,在王欣然跟隨考察團南下期間,柳一萍代王欣然分管新聞那一攤。
“前幾天,柳部長工作上出了個大漏子。”
“大漏子?有多大?”陳遠好奇。
“這個……”王欣然猶豫著要不要告訴陳遠。
“既然漏子都出了,說出來又何妨?來,讓陳科長分享一下。”陳遠笑道。
王欣然看陳遠感興趣,又想到此事知道的人不少,告訴陳遠也無妨,于是就說了。
其實王欣然從岳雯雯那里知道的只是事情的大概,或者說是外在的東西,內情她并不知。
如此,她能告訴陳遠的也只是事情的外在過程。
其實事情的完整內情是這樣的:
考察團出發后的第二天,有一家臺資企業舉行重要慶典活動,給部里發了邀請函,邀請部分管新聞的領導參加,同時給予新聞報道。
這一塊屬于王欣然的分管范疇,因為王欣然南下,柳一萍代管新聞,她就帶著市新聞媒體的幾家記者去了。
因為參加這慶典活動的還有駱飛、唐俊文等市領導,而且駱飛還有講話,自然要重點報道一下。
按新聞報道流程,記者寫完稿子,柳一萍要審稿。
問題就出在柳一萍審稿這環節。
那天慶典活動結束后,企業宴請市領導和新聞媒體記者吃飯,柳一萍被安排在和駱飛、唐俊文一桌。
有這種和大領導接近的機會,柳一萍很珍惜,不停給駱飛、唐俊文敬酒,一來二去喝得有點多。
招待結束后,記者把寫好的稿子拿給柳一萍審,柳一萍此時酒意上頭,暈乎乎的,拿過稿子草草看了一遍,然后就簽字通過。
結果第二天稿子見報后,出現了一個重要的錯誤:在稿子里,出現了這家臺資企業的全稱,前面竟然冠以“中.華.民.國”字樣。
雖然這家臺資企業的名稱就是如此,但在嚴肅的媒體上,是絕對不允許出現這種情況的,這屬于重大原則問題。
最先發現這錯誤的是楚冬,他立刻找拿著報紙找柳一萍詢問,柳一萍一看慌了神,知道這是因為自己昨天喝多了,審稿馬虎造成的疏忽。
柳一萍知道,自己作為審稿人,對此錯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知道這是原則性問題,一旦追究起來,自己難辭其咎。
柳一萍忙給楚冬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