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劉盼嘴上說的會那么兩句,但是唱起來卻沒完了,一句接一句的,下午的時候,秦川雖然只是給她哼了兩遍。
但是朗朗上口的旋律,再加上劉盼自己也有心想要記下來,對于這首歌,劉盼還是熟悉的。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
劉盼還在唱著,但是沒有注意到,劉慶軍手上的動作已經停了下來,整個人都已經呆愣愣的僵在了原地。
眼角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濕潤了起來。
這首歌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是真性情的歌曲,飽含的人間真情。
旋律和節奏都很簡單,音程跨度不大、音樂非常樸實,不附庸高雅、不故做深沉,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炫技的雕琢、沒有花哨的修飾,音樂質樸平和、情真意切、于樸素中見真實,包含著對老人的關愛。
這對于普通的子女來說,都聽了受不了,更何況是劉慶軍這樣常年在外漂泊的游子呢。
“常回家看看”就這么一句樸實的話語就對親情做了最真實的表達。
劉慶軍聽在眼里,眼前仿佛看見了那已經白發蒼蒼的母親,正在飽含熱淚的對自己呼喚,同時也是他這個奔波在外的兒子掛在心頭的期盼啊。
龍城,中午被秦川說的已經開始猶豫的心思,再次開始思考起來了,要不要回龍城,要不要回龍城,陪在已經日漸年老的母親身邊,陪在日漸長大的閨女身邊。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總操心就奔個平平安安!”劉盼的最后一句唱完,劉慶軍已經潸然淚下了。
是啊,母親養育自己這么大,圖自己什么了?不就圖自己能夠陪在身邊,看著自己平平安安的嗎?
可是自己呢,這么大的年紀了,還老是讓母親擔心。
“爸,你怎么了?”劉盼看自己父親哭了,也有傷心。
“沒事,就是你唱的太好了,爸爸高興,沒想到啊,一眨眼,你竟然長這么大了……”劉慶軍說著,就伸手準備去摸一下劉盼的腦袋。
但是沒想到閨女竟然下意識的一縮,對自己親近的動作有些抗拒,讓劉慶軍心里又是一痛。
這還是和自己生疏,從小沒有養在身邊的結果啊,不然的話,怎么可能這樣呢?
都怪自己啊,把自己養育大的人,自己沒有陪在身邊,需要自己養育的人,自己也沒有陪在身邊,這一瞬間,劉慶軍對于回不回龍城的猶豫和抉擇,第一次向回龍城傾斜了。
劉盼其實看著父親這樣心里也挺難受的,但是想想下午秦川交待的話語,還是硬生生的忍住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