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自己學校有一個學生在外邊做生意做的挺成功的,做電視機之類的,對方還說,這才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像是其他的大學生,理論一大堆,但是沒有實踐。
“就我們辦理的秦川啊,我們班就秦川一個人掛科的次數比較多,其他人都沒有的。”黃靜有些不明所以的說道。
“這個秦川在外邊勤工儉學是做什么?”龐楚生問道。
“不知道啊,好像是賣圖書之類的吧?”黃靜隨口說道,沒想到龐楚生關心這個事情,關鍵是她也不清楚啊。
之前聽過秦川帶著王蒙和周曼還有宮曉雨等人在學校里邊售賣圖書,具體的情況她也不太清楚的。
“不對,”龐楚生搖搖頭,看著黃靜的表情就明白,黃靜心里也不清楚的,他也是偶然的機會得到這個消息的。
據說這消息知道的人并不多。
“這樣黃老師,你等會啊,我打個電話。”龐楚生走到一旁,拿起電話開始打聽消息。
要是其他的學生的話,那一視同仁的,只要是掛科多了,按照學校的規定,該開除開除,該勸退勸退。
但是要是在外邊的生意做的大,而且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那就不一樣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從78年開始出現,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可以說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真理了。
自己是企業管理系的,這怎么證明自己管理系的教學工作做的比較好,那就是要實踐的。
比如說管理系的學生走出社會以后,在企業里邊可以當上領導,或者能夠為企業提供管理模式,這都是實踐的。
證明自己管理系教的是真知灼見。
但是要是能夠有在校大學生,就已經做生意很成功,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那同樣也說明了教學的成功啊,同樣也是實踐的一部分啊。
所以龐楚生也動了心思,要是這個秦川和自己知道的秦川真的是一個人的話,那肯定就要有不一樣的態度了。
龐楚生打電話打聽著消息,黃老師在一旁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龐楚生為什么關心秦川在外邊做什么,秦川在外邊做什么,那么重要嗎?
龐楚生電話打給的是市里的一個領導,這秦川的背景,其實在收購并州電子廠的時候,就已經被調查過了。
這兩年社會上的騙子多了,收購并州電子廠不是一件小事情的,涉及到上千萬的資產的。
怎么可能不調查清楚,再說了,秦川的背景也很簡單的,又不是在香江或者國外,過往的經歷不好查之類的,秦川就是本省人,稍微調查一下就扒的一干二凈的,秦川的家庭背景,包括經歷之類的,秦川的身份自然也扒出來了。
龍城理工大的在校大學生。
說實話,當時秦川的身份被扒出來以后,市里邊負責這一次并購的國資那邊的領導都嚇了一跳,實在是太讓人不可置信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