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會崇拜哥哥,但是弟弟發展的再好,哥哥也不會崇拜弟弟,兒子會崇拜父親,但是父親不會崇拜兒子。
要是年長的人,崇拜一個年輕的,那面子上也拉不下來啊,所以大一的師弟師妹們,聽完秦川的事情以后,面對秦川的傳奇經歷會崇拜秦川,但是大三大四的師哥師姐們卻不會崇拜的。
但是心態最糾結的就是大二和秦川同一屆的學生了,對于他們來說,這秦川既不是師哥,也不是師弟。
就是和他們一般入學的同學,雖然說也有很多人不認識秦川,但是卻不妨礙他們覺得和秦川的關系比較近,就在身邊。
古代有科考的時候,有同年的說法,是同一年考上的,那自然就比較親近一點。
而現代其實在部隊里邊,也有同年兵的說法,這同一年的兵,提起來關系也會近一點。
這個究其原因,其實是有共同的經歷,比如說那一年發生什么事情了,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什么事情了。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是說一下子就有的,而是要共同經歷一些事情,也就是說同患難啊之類的。
這同年的同學,和秦川一起入學,一起經歷過軍訓,一起參加過新生晚會,一起參加過學校的演講比賽,一起在運動會上揮灑過汗水。
這都是一起有過的經歷,所以哪怕是雙方并不是很熟悉,但是是同屆的同學,那提起來就總是感覺關系會親密一點,甚至感覺就在自己身邊。
可能在某一節大課的課堂上,兩個人就坐在一起,還聊過天。
可能在運動場上,一條賽道上一起揮灑過汗水,可能食堂里邊都一張桌子上吃過飯。
但是秦川這個名字對于很多人來說都非常的陌生,因為這不是他們大二里邊的風云人物,大部分人都沒有聽說過的。
而且就是知道這個名字,很多人也和本人對不上號的,知道的只是秦川這個名字而已。
而就在外界議論紛紛的,討論著秦川的創業經歷,議論著秦川的財富,還有秦川的地位,同時也在猜測著秦川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的時候。
企業管理二班的學生卻都炸開鍋了。
秦川這個名字,在學校里邊,甚至在大二學生里邊,聽說過的也沒有多少的。對于大家來說很是陌生。
甚至就是管理系二班的代課老師,對于秦川這個名字都不太熟悉的。
但是要說秦川本身的人,在班級里邊,在企業管理系里邊,還是有很多人認識的,只不過之前很多人認識秦川,不是因為秦川本人,而是因為宮曉雨。
秦川是宮大美女的男朋友,而外人對于秦川的稱呼也很簡單,宮大美女的男朋友,那個窮小子。
沒錯,劉姝婷要是在廣播里邊說秦川是宮曉雨的男朋友,那個窮小子,估計很多人都認識的,但是要說秦川兩個字,那就知道的不多了。
這個消息也就僅限于,企業管理系二班里邊了,劉芳宿舍里邊,一群女生激烈的討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