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任文軒在接替百里星的丞相一職之后確實表現得不錯,但就是為人太過謹慎,不愿意冒險。
本以為此次死了一位皇子,任文軒不會阻攔出兵,沒想到此人還是給出了這么一大堆理由。
大燕皇帝一邊沉思,一邊用右手食指輕輕叩擊著龍椅把手。
這時,武將們坐不住了。
好不容易有建功立業的機會,怎么能讓任文軒給破壞。
為首那名壯漢當即眼睛一瞪,冷哼一聲:“丞相大人,你要當縮頭烏龜沒人攔著,但別拉著我們一起!
哼,若是一位皇子被殺,我朝都沒有任何舉動,今后如何立足于天下?”
其他武將也似乎找到了發泄口,將不滿的情緒全部發泄在任文軒身上。
一時間,任文軒成為了眾矢之的。
但任文軒卻依舊是一副淡漠神情,任由眾人奚落,嘲諷而無動于衷。
大燕皇帝緊緊盯著任文軒,見他不說話,不禁揮手示意一眾武將停下。
隨后,大燕皇帝淡然道:“丞相,光是這點理由,怕是無法說服眾將。”
任文軒長嘆一聲:“陛下,我朝現在空出來的兵馬只有十萬而已,其中一半是郡兵和新兵,戰斗力遠不如前線兵馬。
而楚國大將軍就在邊境,此人熟讀兵書,統兵幾十年,雖然他目前只有不到五萬兵馬,但此人不可小覷。
正要開戰,我軍必定將所有兵馬調過去,但國內其他重鎮誰來防守?其他王朝難道不會趁機發起攻擊嗎?”
此言一出,剛才還叫囂的武將們臉色有些難看。
其實他們又何嘗不知道這些,只不過他們立功心切,想一舉拿下楚國,這才忽略了自己的大后方。
作為武將,誰不想建功立業?
機會難得,若是錯過這次機會,今后再想出兵楚國就難了。
現在合適的理由擺在眼前,他們都不想錯過!
如此簡單的道理,大燕皇帝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他之所以召集群臣前來議事,就是為了解決此事。
見任文軒說出擔憂,大燕皇帝緩緩站起來,滿臉正色道:“丞相所言,不無道理!”
故作沉吟,片刻之后,接著說道:“這樣吧,丞相你為我燕國使者,出使其他王朝,游說他們在我朝發起攻擊期間,不要進攻我朝!
事成之后,朕愿意給他們三座城池!”
任文軒臉色一變。
這是故意調走他,方便一眾將領出兵。
只要他一走,燕國再也沒有反對出兵之人。
雖然極力反對出兵,但身為臣子,他只能服從命令。
“微臣,領旨!”
任文軒恭恭敬敬施禮,隨后轉身拂袖離去。
既然無法改變,那只能按照皇帝的計劃行事。
皇帝看著任文軒離去的背影,直到其徹底消失在眼前,這才收回眼神。
“諸位將軍,此戰關系重大,若能成功,定能一舉拿下楚國!”
“傳朕命令,封樂易將軍為征討將軍,統兵十萬,以最快的速度閃擊楚國!”
眾將大喜,當即拱手施禮:“末將領命!”
至此,一場針對楚國的行動開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