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勞大人了,這位是豐都城的知府羅四非,竟敢背著本宮偷取城中糧食,和倭寇商人交易,其罪當誅!還勞請大人借些人手,將他收押進牢中。”
那位本地知府驚訝的看了一眼羅四非,旋即按照顧延祚的指示去做。
這位知府比起羅四非來說,那可是清正廉明多了,也不給他多少面子,直接派人抓走。
連帶著那幾個倭寇人,也一同關押進牢中。
羅四非見大勢已去,只得垂頭喪氣,乖乖的被押走了。
如今顧延祚手中有他的證據微信物證,還有本地知府作為人證,他再想辯解那都是徒勞無功。
而顧延祚并不急著把他帶回豐都城,直接就在這座城池的監獄里開始審問,以免再生事故。
身處他城的牢獄之中,羅四非即便衣冠整潔,本地知府只是簡單將他收押,未做出處罰,心中也是悲涼無限。
如今落在了顧延祚的手里,還暴露自己背后做出的事情,他也很清楚,自己已經大難臨頭了。
所以,當顧延祚將他押出來審訊之時,羅四非全部都供認不諱。
欺上瞞下,壓下城中怪病肆虐的事情。
欺壓百姓,加重他們的稅務,搜刮了無數民脂民膏。
還中飽私囊,將城內的糧倉占為己有,每月都調出一批糧食和倭寇合作,謀取更多的錢財。
甚至于后來的搶劫顧延祚籌來的糧食也都一一交待了,一點都不否認。
羅四非心里清楚,單單憑借和倭寇交易這一條罪名,自己就已經是死罪了。
如今東窗事發,顧延祚掌握了他的罪證,再隱瞞其他的事情,也毫無用處。
心死了的羅四非仿佛一瞬間老了十歲,有氣無力的回答著顧延祚的話,整個人都十分的萎靡。
將自己所有想要得知的訊息全部問出來以后,顧延祚并未打算對他就地處決,而是讓人押著,一路回了豐都城。
至于那些關押在牢中的倭寇,他早已寫了折子,上報給朝廷,讓皇上自己去處理吧,他可暫時沒這個閑心思去管。
而羅四非這個人,作為顧延祚監督地上的知府,后者是有絕對的權力對他做出懲罰的。
在這件事上,皇上也管不了多少。
一行人光明正大的押著氣息萎靡的羅四非回豐都城,城中百姓見狀十分驚訝,紛紛討論起來。
而所有羅四非的手下也慌了,一時間六神無主,也沒人敢站出來。
就在這般混亂的局勢下,顧延祚讓人張貼告示,公開羅四非的罪狀。
所有百姓紛紛拍手叫好,對于后者的下場直言出了一口惡氣,城中每一處都是對于羅四非惡性的批判。
豐都城向來都被他掌管著,底下的平民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早就有了推翻之心。
這一次顧延祚將他打下馬,也算是變相獲得民心,建立了城中自己的威信。
他將羅四非關進豐都城的牢中,又一個個將對方的勢力拔起,徹底控制住整個豐都城。
自家主子的事情敗露被抓,那些原本是羅四非的手下,一個個早就慌亂起來,沒有一個主心骨將他們集合。
而顧延祚的人早已安插在城中每個重要位置,此時收拾起他們,也是易如反掌。
畢竟城中一直處于觀望的人不在少數,如今羅四非落馬,他們也看得清形勢,紛紛投向了顧延祚的陣營。
于是乎,城中羅四非的下屬,抓的抓,降的降,再也不成氣候了。
這個掌控豐都城十數年的知府,終于是倒下了,再無任何翻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