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世家大族的協助,寧城中那些倭寇商隊的糧店更加凄慘,門可羅雀無人問津。
整個寧城的抵制隊伍氣勢高漲!
然而,顧延祚和虞歸晚臉色不善的商討一夜。
因為他們知道,面前的這些措施都不是長久之計,他們手里的糧食遲早是要供完的!
當城中的百姓再也沒有糧食來源,最終的結果,那就只能是再度屈服在倭寇商隊的價格之下!
“為今之計,那就只有兩條路了。”
顧延祚微皺著眉,沉思著說道。
“要么,我們能夠擁有固定的糧商,按照均價出售糧食。要么,就是去和倭寇商隊和談,讓他們將糧食的價格降下來。”
聞言,虞歸晚也點點頭,贊同了他的說法。
要長遠的依靠著低價出售糧食,那實在是不太可能。
他們手里本就沒有多少糧食,堅持三五天還好說,一兩個月那是不可能的。
眼下寧城中的糧食儲備還是在城中糧商、倭寇商隊手中。
正是因為倭寇商隊在寧城大行其道,許多本地的糧商都被他們吸納。
還堅持自己賣糧的,已經很少見了。
“那我們還是分頭行動吧,多一條路就多一份保障。你去和倭寇商隊交涉,我利用醫館這邊的人脈資源,試試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本地糧商進行合作。”
虞歸晚提議道,而顧延祚欣然接受她這個想法。
二人分開之后,各自按計劃去做自己的事情。
顧延祚要和倭寇商隊去洽談,首先便去往府衙,找朱昌聊了會兒。
他剛來寧城,對城中的事務還不是很清楚,想要聯系上倭寇人,也只能找朱昌這個本地知府打聽。
朱昌一聽他要找倭寇人,下意識就以為他是要去找麻煩,開口就推辭了。
現在這個寧城知府做的是兩邊都撈不著好,倭寇人嫌他拿錢不辦事,整日里來找他嚷嚷。
這邊還有個太子爺虎視眈眈,就盯著他,想抓點把柄。
見他想也不想的就推辭,顧延祚挑了挑眉,故意說道:
“朱大人作為寧城的知府,連倭寇商人的住處都不知道么?那這寧城,可是由誰掌管著的?”
一聽對方又給自己扣上高帽子,朱昌只覺得牙疼,勉強笑笑。
“太子說笑了,人戶這邊的事宜都是交由主簿管理的。您若是要地址,下官便讓人取了詳細的登記冊來,給您送過去。”
“那就再好不過了。本宮也不多打擾朱大人了,告辭!”
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顧延祚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倒是沒有揪著朱昌細問。
瞧著他離去的背影,朱昌這才松了一口氣,心中的一塊石頭暫時落了地。
他一邊安排人將倭寇商隊的住址給顧延祚送去,另一邊,以更快的速度,派人去給倭寇人傳信。
朱昌其實還是站倭寇人一邊,畢竟他們手上有交易的憑證,要是拿出來,這個通敵的罪名那是跑不脫的了!
而顧延祚這邊,他既撈不著好處,還得處處提防對方,不能輕易得罪對方,實在是心力憔悴。
至于糧價的事情,朱昌可是不敢細管了,更不敢從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