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凡人開始修行,提高意志力和專注力,強化自己的精神力,當意志、專注、精神三者達到一定程度后,思維層次就會突破,讓一個人擁有更高的思維層次,如此一來,精神感知增強,人就能感知到更高的維度。
在這里,用‘感知’兩個字來說,也是因為超過四維的空間,無法用五感來觀察,只能用第六感來感知,用精神力‘看’,這是另外一種視角。
楊玄真以思維和維度來觀看宇宙,解析宇宙法則之后,對修行和悟道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凡人的思維,真正說起來,只能感知三個維度,對于時間的感知非常模糊。”
如,有時候,凡人會感覺時間過的很快,有時候,又會感覺時間過的很慢,這是因為凡人的識能比較弱,對空間維度的感知也非常弱。
楊玄真剛開始修行時,就是修練少林拳法,可以說,他是以佛入道,很多時候,都喜歡用佛經上的話來解析大道至理。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佛經上的話更加淺顯易懂。
如,佛把人的識能分為九識,眼耳鼻舌身五識,之后,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乃至第九識。
也可以說,每增加一層識能,思維層次就會增加一層,就能看到更高層的維度。
所以,佛又說了,這個世界分為三十三重天,阿修羅、鬼居下界,人和畜生居人界,之上有天人界,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
以前,楊玄真的修為還低,無法理解佛說的世界觀,當他擁有道念之后,就明白了佛說的話是真理。
如果按佛的話說,人和鬼居住在同一個世界,也是有道理的,不過,人和鬼所處的維度不同,因此,人可以從鬼身上穿過去,鬼也可以從人身上穿過去。
這會兒,楊玄真識能全開,他以至高思維層次,十一維的思維狀態來觀看這個宇宙,他看到了很多奇妙的東西。
萬事萬物相互疊加在一起,時間與空間相交叉,命運與因果相互糾纏,一條條虛無的緣分之線把萬物生靈聯系在一起。
有些事情,不到一定的程度,不到一定的境界,是無法感觸到,也無法看到。
“道!”
楊玄真看到了真正的‘大道’,大道的道韻非常的清晰,不過,道韻無形,無法形象的比喻,若真要說,道韻就像一條條紋路,這些紋路非常細微,也非常奇特。
“想晉級更高的境界,就需要先提高思維層次!”這是修行的重點。
如初修者,就一定要達到天人合一之境,所謂的天人合一之境,就是提高自己的思維層次,讓自己的思維與自然相合,與大自然的頻率相合。
說到頻率,這又是另外一個層次,思維層次不同,思維頻率也不同。
如,普通人清醒的狀態,思維頻率比較高,而冥想的狀態,思維頻率比較低。
有科學家把思維頻率劃分為好幾種,分別是,阿爾法,貝塔,得爾塔,西塔等等頻率。
天人合一狀態,就是讓自己的思維頻率與自然頻率相合。
不過,又因為星球不同,世界不同,宇宙不同,頻率也會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