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啥啊。”姜蘭笑道,“你們快睡吧,我不攪和你們了。”
走之前又看看睡得呼呼的白安安,那是一點都不帶醒的,“這孩子,睡得這么死。”
換了厚被子,重新躺下,婆媳兩個又聊了幾句才重新睡著。
轉天早上一醒過來,家里就是熱騰騰的香氣。
天色早就轉晴,只是溫度依然不高。
主要是他們這邊,就算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也就三十度左右。
姜蘭正在堂屋里做早飯。
一大早剛割下來的韭菜,多多的放雞蛋,和面做成韭菜盒子。
配的是熬得香濃軟糯的大米粥。
“這米香味真濃啊。”
“這些都是換來的大米。”姜蘭一邊將新的一鍋盒子出鍋,又極為麻利地放了一鍋新的。
剛剛出鍋的韭菜盒子表面金黃,看著就勾人食欲,大家不再耽擱,趕緊出去洗漱。
因為江浩幾個年輕人愛吃,姜蘭還特意蒸了一盤子的臥雞蛋,“多吃點雞蛋好,都是自家的笨雞蛋。”
白家的臥雞蛋從來都是底下厚厚的一層肉沫的,好吃,還葷素都有,這就彌補了早上只有菜盒子的單調。
“昨天買的豬頭今天我給做出來。”白老爹說道。
大家都鼓掌,郎父說道,“早就聽郎敬他們說白老弟的手藝好,今天一定多嘗嘗。”
“好。”
剛出鍋的韭菜盒子,表皮油香微酥,里面韭菜熟的恰到好處,配合著大塊大塊的雞蛋,簡直香氣四溢。
大米粥也確實香濃粘稠。
東北的大米那也是出了名的好,尤其是熬粥吃,濃濃米香,吃起來還有一絲絲的甘甜。
根本就不需要小菜,那就能吃上一大碗。
尤其是郎父郎母,對這大米粥更是情有獨鐘。
“這米就是咱們不遠的地方產的。雖然不是出自五常,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姜蘭介紹道,“我們用自家種的黃豆去換,或者直接去買,價格實惠,米還好吃。”
“郎大哥,嫂子,等到今年米下來了,我給你們換點去。”
“這就不用了,太麻煩你們了。”郎父郎母搖頭拒絕,不給人添麻煩。
“啥麻煩不麻煩的,不就是點米。不是我吹,確實好吃。前天晚上咱們吃的米飯也是這個大米的。”
白葉和白安安也在旁邊勸著,“不麻煩的,我們家咋都得去換的,自家那幾畝地就沒種糧食,都是大豆、苞米和菜地。”
白家的地不多,這個白葉知道,因為他們家祖上不是這里的人,好像是在他爹幼年時期過來的。
至于他爺爺,他打小就沒見過,家里也沒有一張照片。
因為不是本地人,所以雖然到了這個村子里有了安身之地,卻也和人家世代扎根在這里的人不一樣。
但是不管是白奶奶,還是白老爹和姜蘭,對此都沒有什么不滿。
主要是,土地如果再多,也伺候不過來了。
現在的幾畝地,種的苞米和大豆,苞米用來粉塵大小茬子,還能拿出一部分去換東西。
大豆則是可以用來去鄰村的小油房換油,換豆油、花生油都可以,就是價格不太一樣。
剩下的菜地就是足夠一家人吃的,其中一部分種大白菜還能用來冬儲。
“那也行,咱們到時候直接找個物流拉回去。”郎父推拒了兩次,也就應下了。
再要死乞白賴的拒絕,就有點不好了。何況這米是真的好。
而且再有兩個月,東北的大米也要下來了,到時候弄一批新米,多花點錢都劃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