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晚上睡得好,所以睡眠質量極高,大家早睡早起,現在一個個都是六點多精神飽滿的睡醒了。
除了白安安。
白葉聽到公雞打鳴的時候就起來了,先打了二十分鐘的拳,渾身都熱乎乎的了,才去掛鞭炮。
估摸著大家都已經醒了在穿衣服了,抬手點燃了一掛鞭炮。
院子里頓時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屋里人都陸陸續續地起來,洗漱。
姜蘭更是在白葉起來沒多久就已經開始做飯了。
其實越是他們這種比較偏僻的地方,越是很多老講兒。
什么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盒子往家轉,初四油餅卷雞蛋……
這幾天大家自然是入鄉隨俗,這里該吃啥就吃啥。
餃子自不用說。
初二,其實還是女兒回門的日子。
不過在白家,這個日子是被自動忽略的。因為姜蘭從不回娘家,爹媽沒了就沒娘家了。
而家中的其他幾個女性,郎母娘家父母早就不在了,哥哥妹妹的打個電話拜個年就好,都是性格爽快的人,還讓她回去時候帶點特產。
張月亮倒是有娘家,隔壁張家就是。
但是,誰要去呢!
大家早就已經撕破臉了。
至于白安安……跳過!
沒有女人要回娘家,但是白老爹也給了妻子過節的享受。都不讓姜蘭下地干活,自己將一日三餐都準備了。
初二吃面,就是求個順順當當的意思,而東北這邊打鹵面很受歡迎。
一大早吃了飯,白老爹就開始準備了。
剛大年初二,還是盡量的不用刀,面條是壓出來的。
而精彩的,則是在鹵子之上。
他們這邊挨著大林子,那是得天獨厚的地方,各種的山珍,都能夠入他們的鹵子。
已經提前切好的五花肉片緩緩化開,在大鍋里翻炒變色,切好的蔥姜末一起入鍋,隨著煸炒,香味逐漸從鍋里飄出來。
香菇切片,肥厚的木耳都是山林里自己采回來的。
此外還有干的黃花泡開。
加上油鹽醬醋,加水燉到香噴噴,最后出鍋的時候勾個芡,就是最好的一鍋鹵子。
鹵子可以有很多種,但是白老爹只做了這一種。
反而是開始做醬。
吃醬這個事情,從東北三省,到京城,到天津,都是非常喜歡的。
不過還是有些許的不同。
京城那邊講究是肥肉丁,干黃醬,一點點的謝開再小火慢燉,最后撒上一把蔥白丁。
京城炸醬面還是很出名的。
只是如今旅游者想要吃到正經的京城炸醬面,還是有點難。
因為開著所謂的京城面館的,未必是本地人。
白葉聽過身邊不少人都吐槽,那醬送上來,居然是面醬,且還是甜面醬。甜膩膩拌面條,難怪大家都吃的一言難盡。
東北到京城,其實吃的都是豆醬,黃豆和面發酵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