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總兵府內,王承胤焦急不安,來回踱步。
王渝匆匆走進,說道:
"爹,紅娘子已經準備強攻了!
"
王承胤聞言,忍不住唉聲嘆氣: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啊……
"
王渝見父親如此焦灼,忙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說道:“爹,您先別慌。咱們仔細想想,投降這條路,確實走不通。您想啊,咱們背叛大明在先,崇禎皇帝對咱們恨之入骨,就算現在投降,也絕無可能得到赦免,怕是一進城就會被砍頭。”
王承胤停下腳步,一臉無奈與絕望,嘆道:“為父何嘗不知,可如今城中糧草所剩無幾,紅娘子又來勢洶洶,強攻之下,咱們這城能守得住幾日?”
王渝眼神閃爍,低聲道:“其實咱們還沒有走投無路,蘇祿太后已然集結了大量兵力,正準備大舉南下。只要咱們能堅守到蒙古人趕來,與他們里應外合,紅娘子的軍隊必敗無疑。到那時,咱們不但能保住性命,還能因堅守之功,得到蒙古人的重賞。”
王承胤眉頭緊皺,沉思良久,緩緩說道:“可這風險實在太大,若蒙古人來遲一步,咱們可就全完了。”
“所以要死守,除了死守,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王承胤苦笑道:“兒啊,你覺得……咱們守得住啊?”
王渝搖搖頭,說道:“能不能守得住,也要死守!咱們宣府城墻堅固,將士們也都還有些戰斗力,只要部署得當,撐到蒙古人來援并非不可能。”
王承胤咬了咬牙,下定決心道:“好!那就死守到底!傳令下去,把所有能用的大炮都拉到城頭,務必確保每一門炮都能發揮最大威力。各營將士立刻進入戰斗崗位,加強城防戒備。”
王渝應了一聲,轉身正要出去傳令,王承胤又叫住他:“還有,讓后勤部門仔細清點糧草,嚴格控制每日用量,能省一點是一點,一定要堅持到援軍到來。”
王渝領命而去,很快,整個宣府城便如同被擰緊的發條,迅速運轉起來。城墻上,士兵們忙著搬運炮彈、擦拭炮身,將一門門大炮對準城外紅娘子的軍營。各個城門處,也都增派了兵力,設置了層層障礙,以防敵軍突襲。
城內的大街小巷,巡邏的士兵往來穿梭,維持著秩序,防止出現混亂。
百姓們被這緊張的氣氛籠罩,家家戶戶緊閉門窗,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王承胤登上城樓,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敵軍營帳,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這一戰關系著宣府城所有人的生死存亡,也關系著自己的命運。但此刻,他已沒有退路,只能孤注一擲,將希望全部寄托在堅守和援軍之上。
在城中的各個軍營里,將領們正在緊張地部署兵力。他們根據城墻的防御重點,將士兵們分成不同的小隊,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和任務。有的負責防守城門,有的負責支援城墻薄弱地段,還有的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弟兄們,這一戰至關重要,咱們的身家性命都系于此。”
一位將領站在隊伍前,大聲喊道,“大家務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守住每一寸城墻。只要撐到蒙古人來,咱們就贏了!”
宣府城內的緊張氣氛持續了整整三天。
王承胤每日親自巡視城防,神經緊繃,生怕紅娘子突然發動猛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城外的明軍大營竟毫無動靜,甚至連每日例行的炮擊都停止了。
第四日清晨,哨兵急匆匆地沖進總兵府,高聲喊道:“總鎮!明軍撤了!”
王承胤猛地站起身,難以置信:“什么?撤了?”
王渝也聞訊趕來,臉上帶著狂喜:“爹!紅娘子果然怕了!他們不敢強攻,自己撤了!”
王承胤快步登上城樓,遠遠望去,果然見明軍大營正在拆除,旗幟緩緩北移,顯然是在撤退。他心中狂跳,但仍強壓住激動,沉聲道:“不可大意,說不定是誘敵之計!”
王渝卻已經按捺不住興奮,立刻下令:“傳令!派出探馬,查探敵軍動向!”
幾個時辰后,探馬回報:“稟總鎮!紅娘子不僅撤了南面主力,連北面的封鎖也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