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鳳凰堡,明軍大營。
趙勇和趙勉拿著書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你看我干啥?”
“信是寫給你的,不看你看誰?”
“這信是……多爾袞寫的,又不是我讓他寫的!”
“為什么寫給你,不寫給我?”
“我,我……我日你大爺!”
趙勇終于忍不住了,破口罵道:“當然因為我是主將,憑什么寫給你?”
趙勉撇了撇嘴,說道:“我大爺也是你大爺,下次罵人的時候,想好了再罵!”
兄弟二人斗完了嘴,趙勇說道:“看看?”
趙勉擺擺手:“你看吧,我不看!”
“那算球了,燒了吧!”
趙勇說完,拿著沒拆封的信,走向火盆。
“不行!”
趙勉趕緊攔下,說道:“這是證據,現在燒了,以后就說不清了!”
“留著才說不清!”
趙勇不滿道:“我身為明軍主帥,私藏敵軍主帥的信,讓陛下知道了,會怎么想?”
“那就給陛下送去啊!”
“嗯……也對啊!”
趙勇點了點頭,寫了一封奏疏,并將這封信原封不動放在一起,派人送去京師。
忙完之后,趙勉才說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現在京師已經有流言,說有人私通建奴,意圖不軌。”
趙勇怒道:“誰敢造老子的謠,老子炸他全家!”
“你看看,你又急!”
趙勉擺了擺手,說道:“這就是反間計,給你寫信的同時散播謠言,如果陛下信了,哪怕僅僅又一絲懷疑,他們動搖軍心的目的就達到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吳三桂、劉澤清都已經接到這樣的信。”
“他娘的,打仗就打仗,盡整這些有的沒的!”
趙勇越說越氣,最后忍不住說道:“我忍不了,全軍集結,干他娘的!”
明軍在遼東有三支兵馬,吳三桂部從山海關,趙勇部從旅順口,劉澤清部從皮島,三路一起推進。
現在的局勢,建奴不斷收縮防守,朝鮮國直接被打成了兩半。
國王李倧投降,已經獻上降表,有些極端分子跑到南邊,準備負隅頑抗。
目前劉澤清部的主要任務,就是拿下南朝鮮。
趙勇部的任務是聯合吳三桂部,準備對盛京城,也就是大明的沈陽發起總攻。
趙勉聞言,趕忙說道:“沒有圣旨,不能貿然出擊!”
“干他娘!”
趙勇怒氣沖沖,說道:
"老子帶兵打仗這么多年,何時受過這種窩囊氣!
"
趙勉搖了搖頭:
"盛京城墻高三丈,護城河寬五丈。多爾袞把大炮都架在城頭了,咱們現在強攻,得填進去多少兄弟?
"
"那你說怎么辦?
"趙勇瞪著眼睛,
"就任由建奴散布謠言?
"
“你若想出氣的話……”
趙勉忽然露出狡黠的笑容:
"柿子要撿軟的捏,鐵山郡那邊,李輝那伙反賊不是跳得正歡嗎?聽說還勾結了倭寇浪人……
"
朝鮮國王李倧投降后,有很多人站出來反對。
除了逃去漢城的那些人,還有個李輝,此人自稱朝鮮王室后裔,打著復國的稱號,召集了一些殘兵流寇,在鐵山郡自立為王,但是他沒什么兵馬,后來不知道從哪來找來一群倭寇充數,總共糾結了五千兵馬,目前已經控制了鐵山郡。
趙勇滿腹怨氣正沒地方撒,頓時眼前一亮:
"傳令!全軍拔營,兵發鐵山郡!
"
鐵山城外,晨霧未散。
今天沒有迎來晨曦,卻迎來了一支兵馬。
趙勇站在臨時搭建的瞭望臺上,瞇著眼打量起來。
城墻不算高,城頭人影綽綽,隱約可見倭寇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這幫雜碎倒是會挑地方。
"
趙勇冷笑一聲,不屑道:
"背靠大海,以為能隨時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