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次,前來昆侖山拜師的人族也著實不少,而且這些人在人族之中都算是比較拔尖之人,天資自然不差,可惜老子想要的弟子必須是具有大智慧、大毅力之人,而且要看緣分,一人足矣,如今這些人顯然與老子的緣分都還未到。
不過老子也沒有全都拒絕,而是從中挑選了一些優異者作為人教的記名弟子,畢竟未來的人教也不能只有他與他弟子兩人,還是需要一些人來幫助他打理人教事務的,收了一些記名弟子之后,老子便直接離開了昆侖山,前往洪荒之中尋找與他有緣的弟子。
一路行來,老子在一山前停了下來,只見那山前有一人族青年,面山而跪,久久不動,一問之下便才得知,此人為求仙問道,逢山便拜三月,若無名師收容,他便就此離去,再往下一處,如此大毅力,著實讓老子大覺此人便是他想尋的弟子,此人便是日后的玄都**師。
而玄都的資質也是上佳,有毅力,有恒心,乃是難得的一塊璞玉,老子見獵心喜,當即表露身份,收玄都為徒,而他們師徒相遇的這座山便是首陽山,乃洪荒大地諸陽之首,絕佳的仙家福地,這里也成了日后老子的道場所在。
老子外出收徒期間,昆侖山卻鬧得有些不可開交。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二人在收徒上更是大有分歧,元始天尊設問心之陣考驗弟子,凡過大陣之考驗者便可拜入他門下,而通天教主卻是來者不拒,只要有人愿拜他為師,他便將之收入門下。
元始天尊所設問心之陣,不僅要考驗弟子之資質,還要測試其毅力、智慧等等,圣人設陣,前來拜師求道之人又豈能輕易通過考驗,入陣者成千上萬,但能真正通過大陣考驗者卻是寥寥無幾,最終也只有一十三人來到了元始天尊的面前。
這一十三人之中,有大半都是人族之人,這倒是讓元始天尊有些意外,不過大多修為不高,都在天仙到玄仙之間,不過這也正合元始天尊之意,若都是金仙乃至大羅金仙修為,又如何轉修他玉清仙法,畢竟修為越高,想轉修他法便更為困難。
不過這十三人之中,有一人卻是讓元始天尊有些意外,說起來他也見過,正是當年紫霄宮三千紅塵客之一的燃燈道人,這燃燈道人乃是開天之初一口先天靈棺化形而出,在當初聽道之人中也是屬于墊底的存在,當初不過大羅金仙初期修為而已。
如今時隔多年,這燃燈道人竟也修煉到了大羅金仙巔峰,著實不易,當初這燃燈道人雖然在紫霄宮中也曾聽道三次,但實際上也只有前兩次聽道對他助益最大,最后一次所講之準圣之道和混元大道根本不是燃燈道人所能夠理解的。
元始天尊看著燃燈道人竟然前來拜自己為師,心中也是一陣暗喜,但隨后也有些為難,畢竟同為紫霄中客,皆稱鴻鈞道祖為老師,如今他收燃燈為徒,確實有點不妥,但燃燈已然闖過他收徒所設的問心之陣,他也不好強行驅逐。
思慮一會之后,元始天尊便開口對燃燈道人說道:“燃燈,你我昔日皆為紫霄中客,稱鴻鈞道祖為老師,今日道友再來拜我為師,著實有些不妥,道友如今已是大羅金仙巔峰修為,自有傳承,又何必來學我玉清仙法,實在是有些自降身份。”
燃燈見此,便直接拜道:“圣人在上,燃燈不過一小小的大羅金仙,哪里敢于圣人稱呼道友,燃燈一心求道,奈何大道難求,故而特來敗圣人為師,以期能夠再進一步,窺得準圣道果,還請玉清圣人看在我潛心求道的份上,就收我為徒吧!”
元始天尊見此,也是著實有些為難,但想要連紫霄中客都要拜他為師,心中隱約還有一點自傲,于是便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便收你為記名弟子,于道友算是有半師之名,道友可為我闡教副教主,凡我闡教弟子皆需稱道友一聲老師。”
燃燈聽后,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容,高高興興地退到了一旁,至于另外的十二人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闡教十二金仙,分別是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黃龍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靈寶**師、懼留孫、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
這十二人之中,也只有赤精~子和玉鼎真人乃是先天玉石精礦所化,還有龍族的黃龍,其他九人皆是人族,不僅如此,除了收了這十三人為徒外,元始天尊還收了另一名記名弟子,那便是日后比較有名的南極仙翁了。
相比于元始天尊收徒的困難重重,通天道人的收徒就簡單多了,他只考驗拜師之人的心性,只要通過考驗便收為弟子,而沒有通過考研的人,他也沒有驅逐,而是收為了記名弟子,可以時常聽他講道,也算是給了他們一份機緣。
相比于闡教的寥寥十幾人,通天教主門下可謂是門庭若市,足有上千之眾,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這些入門弟子之中便有一些日后比較有名的,像是多寶道人、金靈圣母、無當圣母、龜靈圣母、趙公明、三霄等等,其中更是以妖族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