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手機工廠兩千萬產能,價值十億。
濟州的超級工廠五千萬產能,按理說價值25億。
但濟州的土地比帝都便宜多了,人力、建筑成本也便宜,因此15億就夠了。
“那約束條件呢?”王逸問道。
管委會白送15億的工廠,不可能沒有約束條件。
“超級工廠會在2012年12月31號前交付星逸科技,而星逸科技要在2014年12月31號前在高新區投資30億建廠!要求是高新技術類。若是逾期未做到,那該手機工廠,需要星逸科技20億買下!”
王逸聽懂了洪主任的話語。
帝都的條件,星逸手機2012年營收超過百億,十億工廠白送,否則12億買下。
而濟州的條件,三年內在濟州投資30億,15億工廠白送,否則20億買下!
這個工廠當下開建,交付都得2012年年底。
屆時星逸手機怕是已經成了氣候,有了利潤,再用營收約束意義不大,反而不如直接要投資。
今年濟州給王逸投資15億,三年內要王逸在濟州投資30億。
這樣王逸需要在濟州投建更多的工廠,從而給濟州創造更多的gdp、稅收,帶動更多的就業和發展!
王逸都不得不承認,濟州這一手法玩得太高明,也太睿智。
帝都手機工廠3000萬年產能,濟州手機工廠五千萬年產能。
加起來八千萬產能,短時間內手機產能富足,不需要繼續投建新的手機工廠。
但智能電視工廠、平板工廠和智能家居工廠,還都沒著落。
初期可以找代工廠,但后續還是自己投建新的工廠更合適。
原本王逸打算將這三大工廠都放在其他地方,可現在濟州如此條件,那直接放在濟州好了。
到時候四大工廠都在一塊,也方便管理和資源整合。
尤其是手機和平板業務,很多元器件都通用,可以一并進貨。
如此一來,既完成了濟州三十億投資,白嫖一座15億的手機工廠,也能讓星逸科技的幾大工廠,一并落戶濟州,打造一片產業高地,甚至輻射四周。
最簡單的,四大工廠都建成開工后,上下游產業鏈怕是都會來濟州,在附近建廠,直接供應星逸科技。
這些工廠在一線城市,成本太高,不劃算。
在三四線城市,配套有限,發展受制約。
反而濟州這種二線省會城市,成本比帝都低得多,配套比小城市好的多。
再加上省會加持,政策扶持,打造產業帶都沒問題。
肥市不就是依托京東方,打造了一片高新技術產業帶嗎?
濟州完全可以如此。
王逸微微一笑:“沒問題,不用2014年前,我明年就可以在濟州投資30億,打造三大工廠。不過工廠的土地,希望濟州能提供一些支持。”
“明年就投資三十億?”洪主任滿是意外。
其他人也都嚇了一跳。
本以為王逸三年內在濟州投資三十億就不錯了,結果明年就投資三十億!
至于三個工廠的土地,都是工業用地,不值錢。
王逸早投資兩年,三大工廠早投產兩年,隨便一年的稅收,都比三個工業用地值錢。
像是濟州,工業用地指標不缺,缺的是企業來投資!
沒有投資的工業用地,就是廢土,沒多少價值。
有了投資,來了企業,建成工廠,那工業用地才變得有價值,才能創造gdp。
幾位主任相識一眼,果斷應下。
“沒問題,只要一年內在濟州投資30億,三大工廠你要多少土地,我們都免費給你提供!”
洪主任滿臉喜悅,意外驚喜啊!
本以為三年能投資三十億就不錯了,現在好了,一年就三十億。
王逸看向地圖:“我看手機工廠東側,還都是空地,就在那邊吧,三大工廠全部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