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現在,宋思凝都覺得這種熱銷預定,只是暫時的,過兩天就透支了所有潛力。
王逸卻是信心十足:“當然會,藍牙耳機的市場非常大,全球一年百億到幾百億,都不成問題。幾年后發展到千億,也沒壓力。”
前世的airpods多么輝煌,宋思凝不知道,王逸可是清楚。
第一代airpods2016年9月份發布,12月份才開始預訂,一個月賣了240萬臺!
2017年,airpods賣出了1400萬臺!
2018年賣出了3500萬臺!
2019年更是達到了6000萬臺!
如今王逸提前五年發布,比起2016年還要炸裂。
畢竟2016年優質的藍牙耳機很多,airpods雖然不錯,但也不是獨樹一幟,甚至還有很多人吐槽,貶低。
可在2011年,整個藍牙耳機市場都很落后,都很傳統,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
xbuds一出就是劃時代般的存在,就直接奠定了無敵的地位。
999的價格,又沒有競爭對手,徹底賣爆也不成問題。
這個月能賣多少,全看能產多少。
而接下來一年的銷量,千萬級,完全有可能。
一臺國內999,國外1500,一千萬臺那就是100到150億的營收!
至于利潤,60以上。
大可以入股歌爾和立訊,然后各自安排五百萬大單!
完全可行。
至于王逸收購的兩個配件工廠,就生產其他配件好了。
畢竟xphone1賣爆了,里面配套的有線耳機,充電線,充電器,也都得大幅度增產。
還有賣爆的鋼化膜等配件,也得增產。
至于入股歌爾和立訊的資金,那更不是問題。
先不說昨天賣出的百萬手機其他產品,就是50億營收。
當下全款預定的xphone1超過百萬部,又是四十億的營收。
預定的xbuds超過150萬件,又是15億。
賬上躺著一百大幾十億的資金,不愁,根本不愁。
王逸看了下立訊精密的市值,才90億!
歌爾當下的市值,則是180億。
當下的歌爾竟然比立訊還厲害一些,直到多年后才會被立訊超越,碾壓,甚至吊打
無他,歌爾的股東腦子有坑,核心高層動不動就減持。
連核心高層都不看好歌爾,都這般減持砸盤,股民和機構,又如何看好?
而立訊就不同,創始人本就是從富士康出來的,很是熟悉代工模式。
不但承接了很多富士康的訂單,發展得也很穩定。
星逸科技賬上躺著一百大幾十億,全資收購立訊精密都沒壓力。
不過沒必要如此。
當個大股東就好了。
“思凝,你先別回濟州了,直接去濰市找歌爾股份,談下入股和代工合作的事。”
“好的,董事長。”
至于立訊那邊,王逸打算親自去談。
畢竟當下的立訊市值更低,更容易控股。
來到高鐵站,宋思凝改簽車票,直奔濰市。
正好原本準備投在濟州的幾大工廠,不但島城在搶,其他幾個市也都眼熱。
一旦入股歌爾,送上xbuds藍牙耳機大單,也相當于既濟州、島城之外,在濰市也有了投資,也算是雨露均沾。
王逸都佩服自己,都成了端水大師
至于當下的立訊,就是個小代工廠,接富士康溢出的訂單,遠不如歌爾。
而歌爾本就是聲學起家,藍牙耳機領域可是佼佼者,王逸還曾研究過歌爾的市值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