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了,直接投資企業!
之前投資的比亞迪,新麗傳媒,歌爾股份,現在又想投資浪潮!
宋思凝不知道的是,王逸不但想投資浪潮,甚至都想收購浪潮!
之前的歌爾,市值180億,王逸收不起。
加上歌爾前途有限,也沒有收購的價值。
可當下的浪潮信息,市值只有三十億冒頭,前途很輝煌,王逸都想直接收了!
后續星逸半導體投產,服務器芯片也可以研發、生產。
加上未來星逸云數據中心后續擴增,需要百萬級的服務器。星逸科技幾年后自研服務器,都行。
但從零開始招募人才,打造班底,研發服務器,研發服務器系統等等,也得投資幾十億。
費錢不說,更費時間!
哪有直接收購了浪潮信息來得快捷?
何況浪潮當下市值三十億,三四年后,就能達到200億,前世更是高達900億,雖然又跌到了600億!
但無論如何,二三十倍的回報率,都值了!
更主要的,星逸科技購買服務器,就要十億。
收購浪潮后,大可以直接組建團隊,按照王逸的要求,研發定制新一代服務器。
屆時,不但星逸數據中心二期能用,還可以對外出售!
唯一麻煩的,就是浪潮信息的第一大股東是母公司浪潮集團!
而浪潮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是省國資委!
換句話說,浪潮信息的母公司是國資委控股!
這就難搞了。
浪潮集團有三個子公司:浪潮信息,浪潮軟件,浪潮國際。
其中,浪潮信息主打服務器等硬件研發,軟件也是圍繞著服務器、云計算為主。
浪潮軟件,主打政務軟件,比如智慧城市之類。
浪潮國際自然是國際業務。
雖然三個子公司,但浪潮信息的體量、市值是其余兩個的十倍!
王逸想要收購浪潮信息,幾乎等于掏空整個浪潮集團,國資委怕是不答應。
不過沒事,即便收購不成,也可以投資一二。
比如投資浪潮信息十億,拿下30左右的股份,當第二大股東也好!
憑借王逸和省市關系,這樣合作還是沒問題的。
當下浪潮發展遇阻,又缺錢,引入別人,國資委或許不放心,但引入王逸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畢竟星逸科技剛在省內簽署了云數據中心,手機工廠,電視工廠,平板工廠,智能家居工廠
還有之前開工的美柚科技園,前段時間開工的縣城服裝工廠
以及過幾年開工的地產項目和摩天大廈!
這么多業務,王逸和濟州,和島城,和魯省早已深度戰略綁定。
投資浪潮的事,可以徐徐圖之。
正好回濟州研究數據中心設計方案時,大可以抽時間把浪潮信息的事搞定。
隨后,王逸來到云數據中心部門。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早在收購小i機器人之前,王逸就讓簡子妍招募了一些ai語音交互專家,ai算法專家,以及大數據專家。
還有濟州的美柚科技,也早就招募了一些大數據精英。
當下美柚app的內容和廣告推送,都是基于用戶臉譜的標簽推送,算是大數據推送1.0時代!
雖然比起后世成熟的大數據推送還很簡陋,但比起其他企業,也算是領先了。
大數據算法,本就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