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都有020布局,王逸要想和bat掰手腕,也得投資布局。
不過當下的千團大戰還在廝殺,目前入場很不理智,沒多少價值。
但是可以錯位開戰,提前布局外賣!
當下美團、大眾點評都在團購打得如火如荼。
反倒是前景更廣闊的外賣領域,只有一家剛成立的餓了么,而且還是以校園外賣為主。
至于美團,2013年11月份才推出外賣服務。
而百度外賣,2014年才開始!
與其和美團等6000家團購平臺肉搏廝殺,不如反其道而行,趁著餓了么沒做大,提前做外賣!
如此一來,等幾年后,美團殺出重圍,想要做外賣的時候,外賣領域早已姓王了!
不過不是王星的王,而是王逸的王!
你們團購領域大混戰,我就做網約車,做外賣!
主打一個錯位競爭!
對此,王逸看向眾人:“團購領域先不做了,繼續和其他團購平臺合作,高德給團購平臺提供底層地圖服務,賺取服務費和傭金提成。此外,還可以做外賣!”
“外賣?類似于餓了么?”
高德副總裁余文樂眼睛一亮:“餓了么在魔都做得不錯,主打大學外賣,用的就是我們的地圖。今年又開始在帝都和杭市高校開站。雖然發展得很慢,但是很有前途。”
“餓了么才做了三個城市的高校?”王逸心中有了計較:“他們進展太慢了。”
發展了幾年時間,只做校園外賣,才布局了三個城市。
真的太慢了。
主要原因,還是沒錢。
沒辦法,當下的資本都被團購迷了眼,都去團購投錢了,沒幾個看得上外賣。
直到團購都完了,資本大都虧得底朝天,才開始投資外賣。
王逸記得,2013年美團開始做外賣,可是宣布一年200個城市開站!
沒錯,1.5天就要推進一個城市!
這才是資本效率!
餓了么兩三年才三個城市,真的效率太低。
其實當下的外賣網站很多,但大都失敗了。
而餓了么則靠著一套napos系統和后續的wae系統,殺出重圍,拿下眾多商家。
napos系統,就是商家后臺,包括訂單系統和數據統計,讓商家一目了然。
而wae系統,則是能夠讓數千位餓了么員工協同工作的平臺。
這兩個大殺器,讓餓了么干掉了一群對手。
王逸都在想,到底是收購餓了么,還是做自己的高德外賣。
當下的餓了么做了三個城市,員工200人左右。
其實收購不收購的,差別都不大。
但王逸還是決定要收購!
一來,不收購餓了么,餓了么也會被其他資本收購,到時候高德外賣就多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二來,收購的話,不但能少一個對手,也能利用餓了么的現有基礎和系統,快速推進。
在當下,時間就是金錢,就是資本!
趁著資本和巨頭都迷戀團購之際,王逸拿下餓了么,迅速搶占市場。
和美團一樣,一年拓展200個城市!
等兩年后,美團準備做外賣時,王逸已經拿下所有一二三四線城市!
美團從零開始,只能喝西北風。
至于資金?更不是問題。
才做了三個城市的餓了么,不值錢,也就一兩億而已。
今年餓了么只拿到幾百萬美元的融資,估值也就一億人民幣而已。
前世2013年11月,餓了么的估值才達到1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