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做的是品牌,不會為了多收割用戶,就計劃性報廢,就以次充好,就降低品控。
這種竭澤而漁的手段,沒前途,根本留不住用戶。
用卓越的品質,優質的服務,打造品牌,打動消費者,才能長線發展。
其實計劃性報廢的,還有安卓手機。
這幾年的安卓手機最坑,今年內存1g的安卓手機,一年后就卡,很難支撐到兩年。
再加上安卓系統越更新越臃腫,軟件占用空間越來越大,當下16g的手機,幾年后根本沒法用,逼著用戶換手機。
可以說,這幾年安卓手機,大都是1年左右換一部,最多一年半。
一直到2021年,安卓手機的平均換機周期都是2226個月。
后來,安卓旗艦越買越貴,也賣到五六千,換機周期才高了,差不多兩年半到三年。
也正是那個時候,換機頻率銳降,全球手機銷量下滑,以至于某些手機廠商的領導都在問“為什么大家都不換手機了?”
本質原因就是手機耐用了,以及價格高了,換機成本高!
但這樣其實不好,一部手機用不了兩年就卡得不行,只會讓用戶不信任這個品牌,放棄這個品牌。
這也是蘋果干翻安卓的最大動力。
iphone5、小米2、華為p1,都是2012年上市。
iphone5可以用四五年,但同年上市的小米2,華為p1,用一年就卡,兩年就得換!
都是沒辦法的事。
這便是安卓手機最大的問題。
同樣,xphone1也面臨這個問題,1g的運行內存,很難撐到兩年。
會刷機折騰的還能多撐半年,不會刷機的,只能早換機。
為此,xphone1pro直接升級2g內存,同時王逸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讓系統研發部門,魔改安卓系統。
通過魔改安卓系統,禁止軟件自啟,聯動啟動,亂推送等,優化后臺機制,竭盡一切努力,確保1g內存的xphone1,都能用兩年不卡,三年換機。
如此也算是對得起第一批支持星逸科技的用戶!
還有星逸電視,也得好好籌劃一下了。
下半年電視工廠就能交付,大可以現在就開啟研發計劃。
至于銷售策略,還是高中低配,全面覆蓋。
全系智能電視,內置星逸視頻資源內容。
低端機型,39寸,1080p,價格3999都算是低了。
沒錯,2012年的電視都很貴,39存的1080p國產傳統電視都要3000多。
進口的都得六七千,4k的都三萬起步。
王逸做1080p,還是智能電視,還有星逸視頻內容資源,別說3999,就算4000多,都能賣爆。
2013年樂視s40上市時,價格就是2499499!
一年后樂視s40三千的價格,都擊穿了行業底價,甚至比友商32英寸賣得都便宜。
王逸的星逸電視提前一年出,賣3999很正常,絕對賣爆。
中端的,直接50英寸,同樣1080p,售價5999,依舊性價比無敵。
這年頭50英寸的1080p傳統電視,都5000起!
王逸加上智能電視,做得更好,完全可以沖6000!
至于高端,直接60英寸,至于售價
得看能不能買到4k面板。
若是能拿到4k面板,直接上60英寸,4k。
索尼賣三萬,王逸賣一萬五,甚至兩萬都不過分。
若是拿不到4k面板,60英寸,1080p,也能賣到一萬左右。
沒辦法,2012年主流的電視都是32英寸的傳統電視,類似于功能機。
60英寸的1080p智能電視,就是無敵的存在,相當于十年后120寸,8k巨幕電視!
當然,4k面板估計不好拿下。
目前放眼全球,也就東芝推出了唯一一款4k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