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王逸打算星逸電視39英寸起步,后來想了想,還是直接40英寸起步,不差這一點。
雖然2012年主流的電視還是32英寸的傳統電視,但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越大越好!
哪怕所謂的最佳觀看距離,都會在幾年后徹底失效。
王逸繼續道:“x50,50英寸,定位中端。1080p分辨率,高端電視處理器,2g內存,8g存儲。售價5999!搭載xui智能操作系統。”
“x60,60英寸,定位高端。4k分辨率,高端電視處理器,3g內存,16g存儲。售價根據上市時間再定!”
“其中,x40和x50,盡快研發,今年下半年上市。”
“x60得看4k面板,以及處理器問題。”
王逸嘆了口氣,電視處理器和手機處理器還是有區別的。
手機處理器偏向于指令執行,功能更豐富,制程能耗要求高。
而電視處理器則偏向于視頻解碼能力,功能不用太多,制程能耗要求也不高,但解碼能力一定要強大!
像是x60要上4k,那最起碼處理器得支持4k解碼,但可惜,當下的手機處理器都做不到。
哪怕是英偉達的四核tegra3也只能做到1080p解碼,4k根本帶不動。
就連還未上市的高通四核旗艦apq8064,播放4k視頻也卡。
8064是今年的高通驍龍旗艦,可也只是驍龍600的水平。
直到明年的高通800系列,才可以流暢播放4k視頻。
因此,星逸電視x60最大的問題不只是面板問題,還有處理器問題。
也正是因此,整個2012年,放眼全球也只有東芝和索尼,搞得了4k電視。
兩者都是用的自研電視芯片。
像是索尼的電視芯片,一直是佼佼者。
而東芝的電視芯片也強大無比,在2012年就能解碼4k,甚至裸眼3d。
沒錯,東芝的regza55x34k電視,支持裸眼3d!
這年頭的電視發展方向還比較混亂,很多廠商覺得裸眼3d是未來,于是全部壓軸到了裸眼3d上。
有的廠商覺得大屏是未來,于是不斷突破大屏,做巨幕。
還有部分廠商覺得4k是未來,發力研發4k解碼。
而索尼和東芝這種巨頭,則是全部壓軸,裸眼3d,4k,全面搞!
至于王逸,壓根不考慮裸眼3d的事。
他可是清楚,這玩意費錢多,收益小,在多年后也是小眾,甚至徹底沒落。
4k,大屏,才是未來。
可不管如何,能解碼4k的芯片,都得解決。
當下主要的電視芯片供應商,還是晨星mstar和聯發科。
其中晨星一家獨大,占據超過65的市場份額,聯發科則占15左右。
因此,聯發科一心想收購晨星半導體,拿下電視芯片市場。
并在2012年發起收購計劃,總價超過240億,分兩期收購。
但可惜,這事被我們商務部給否決了,并發起反壟斷調查。
無他,晨星半導體占了內地市場65的市場份額,聯發科占了15,兩者加起來足足80,完全壟斷了!
雙方是競爭對手時,大陸的電視廠商還有議價能力。
一旦聯發科收購了晨星,一家獨大,屆時聯發科想賣高價,大陸電視廠商也得硬著頭皮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