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研自產的鯤鵬500,集成基帶,成本才30元人民幣!
190換30,一臺就省下160元,芯片成本銳減84%,這買賣絕對劃算。
何況鯤鵬500的銷量一旦超過5億,成本能降到30以下!
還有星逸平板1,明年也會停產,給星逸平板2讓路。
而星逸平板1pro會繼續銷售,處理器同樣換成鯤鵬500!
就連星逸電視40、50的處理器,也都會從tegra3換成鯤鵬500!
一句話,除了新旗艦依舊用高通28納米,其他的手機、平板,全部用自研自產的40納米鯤鵬500進行替代!
畢竟,自研自產才是第一生產力!
不過星逸晶圓廠的產能都用于生產鯤鵬500soc,那智能家居芯片h1、快充芯片c1、電源管理芯片p1等低端芯片,就只能交給中芯國際代工了。
這種低端芯片成本低,利潤也不高,沒必要浪費星逸晶圓廠有限的產能。
正好下半年中芯國際量產四十納米,明年完全可以吃下這些訂單,也算是支持中芯國際了。
芯片的事情安排妥當,剩下的就是千元機的供應鏈推進。
s??????.???
高端機的供應鏈都是現成的,花錢就能搞定。
可千元機的供應鏈,大都是國產企業,都得一個個培養,發展。
像是屏幕,這幾年三星不可一世,想給誰斷供就給誰斷供。
想卡小米的脖子,雷布斯就得親自飛過去喝酒賠罪,才能拿到三星a屏。
可十年后,京東方、華星光電全面崛起,國產全面替代!
華為旗艦全系京東方,小米旗艦全系華星光電。
至于三星a屏?那是什么東西,壓根無人問津,只能產能過剩!
那個時候的三星別說高高在上,想斷供就斷供了,相反,三星都得求著華為、小米用他們的屏幕!
但可惜,哪怕三星簽下巨額違約金作為不斷供的保障,華為、小米都不會替三星過剩的產能買單!
這就是國產供應鏈崛起的意義!
也是王逸一直扶持國產產業鏈的初衷。
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培育國產產業鏈,打造千元機!
soc芯片,鯤鵬500,自研自產。
電池,殼體之類,不是問題,比亞迪搞定。
揚聲器、耳機之類,同樣沒壓力,歌爾搞定。
那剩下的就是屏幕、內存、閃存、鏡頭這四大元器件了!
屏幕的話,京東方、維信諾、天馬、友達,都可以考慮,尤其是京東方!
前世華為扶持京東方,這一次,王逸要帶著人民幣大力扶持京東方!
最簡單的,千元機一億套屏幕模組的大單,就能讓京東方一波肥!
鏡頭模組的話,可以看看歐菲光,舜宇,能不能做得了。
至于內存和閃存,這就比較難了。
在2012年,甚至2013年,這方面國產都比較薄弱,搞不好還得用東芝,三星,海力士等企業。
哪怕如此,星逸科技的千元機,也基本實現了80%以上的國產化,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比亞迪這邊好說,合作多次,一個電話就能搞定。
但京東方和歐菲光、舜宇這邊,就得一一洽談了。
念此,王逸找上朱長林:“長林,咱們的星逸手機目前元器件大都是國際產業鏈,但肯定得大力培養國產產業鏈,未來國產取代國際產業鏈,都是理所當然。”
朱長林很是贊同:“董事長有大格局,過度依賴國際產業鏈成本高不說,還容易被卡脖子。目前芯片我們自研,其他方面都可以培養一些。董事長,你可是有了目標?”
王逸點點頭:“屏幕供應商京東方、維信諾、天馬,鏡頭模組歐菲光、舜宇。你帶一個團隊去摸摸底,探一探他們的技術水準和發展潛力。若是實力不俗,明年年初的千元機,可以考慮和他們合作!”
“好!”朱長林明白了王逸的意思:“那我這就安排人手,明天就先去京東方。”
供應商這邊,讓朱長林他們先去摸摸底,看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