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建成之后,整個小區除了地是城投買的,其他的環節都是綠城操刀,自然就成了綠城的高端盤!
品質,物業,營銷團隊,都是綠城負責。
自然就可以賣上綠城高端住宅的價格,兩萬起步。
等賣了樓,城投和綠城按比例分成。
這種合作,綠城投資很少,沒什么風險。
哪怕房價暴跌,虧損的也是城投,綠城照樣拿傭金提成。
而且這種樓盤賣得很好,哪怕各大品牌都暴雷,用戶都放心,都敢買這種樓盤。
龍湖的盤都不敢買,也敢買綠城的。
畢竟綠城的盤有城投托底,爛尾的幾率非常低,除非個別城市,城投都不想混了。
也正是因此,恒大都掛了,其他幾個品牌都進了icu,綠城依舊活得很滋潤。
無他,地價最瘋狂的幾年,虧存最嚴重的幾年,綠城仿佛開了上帝視角,早就不拿地了,只負責代建,賺提成。
活該他滋潤。
同樣,星逸地產也可以這么操作。
那幾年繼續開發之前低價囤的土地,并且代建城投的土地。
這種合作,能夠雙贏。
比如城投樓面價1.3萬拿的土地,加上建安成本2000,至少賣1.5萬才能回本。
但房價暴跌,城投開發的商品房只能賣1.3萬一平,賣一套房至少虧損30萬。
但和星逸地產合作,加上星逸地產的品牌和品質,做成改善盤,就能賣兩萬。
哪怕建安成本變成3000,總成本成了1.6萬,還有4000的利潤。
星逸科技提兩千萬的傭金,城投原本虧損兩千,都變成了凈賺兩千。
皆大歡喜。
哪怕改善盤的行情也不好,價格降低到1.9萬,城投還有一千的利潤。
甚至降到1.8萬,城投都能從虧損2000,變成不虧損。
而星逸地產也可以借此推出大量的新盤,不至于品牌沒落。
這些樓盤的物業,也都是星逸地產的物業,這里面的利潤,同樣高得嚇人。
可以說,這種合作,對城投,對星逸地產,都大有裨益,皆大歡喜。
最困難的那幾年,星逸地產大可以一邊開發前些年囤的低價土地,一邊代建城投項目。
只要熬過高地價的幾年,后續回歸合理地價,星逸地產就能繼續發展。
而最主要的,還是改善盤!
作為重生者,王逸可是清楚,剛需盤根本不賺錢,只有做品牌,做改善,做高端,才有利潤。
為此,星逸地產的品牌必須打響,質量,設計,智能化,都得做到最好。
而眼下的美柚科技園,星逸摩天大樓,無界科技園,就是星逸地產的首秀之作!
只要這三大工程做好,星逸地產在地產圈就不再是無名之輩,反而有一席之地,甚至躋身一線都有可能。
尤其是星逸摩天大樓,一旦建成,必然能讓星逸地產名動濟州,甚至全國,成為一線大品牌開發商。
而王逸的另一個優勢,就是智能家居,智慧住宅。
龍湖,綠城,萬科,最多做個精裝,還做得不咋地。
金茂高端的府系,主打科技住宅,標配恒溫恒濕系統,但同樣有限。
而王逸不同,坐擁星逸科技,發力智能家居!
今后的星逸地產,不僅可以做到最先進的設計,最高端的精裝,最卓越的恒溫恒濕,還能上全系智能家居!
一旦標配全系智能家居,那地產圈都會徹底發生變化。
就沖這一點,友商就比不了。
今后萬科龍湖綠城金茂等巨頭,是t1梯隊,而星逸地產則是全系智能的t0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