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高德研發了零流量導航,采用離線地圖,大大節省了導航流量消耗。
但高德打車app,總得實時更新,實時上傳數據,派單,接單等等,這些都離不開流量。
這就造成了高昂的流量成本。
而司機接單之后,到達目的地,也分不出哪個人是乘客。還得與乘客通話,告訴乘客自己到了,車停在哪里,引導乘客上車……
這就導致通話多,話費再度暴漲。
在2012年,運營商套餐都是很貴的,遠沒有后世動不動19元200g那般恐怖。
相反,貴的嚇人,如下圖所示:
比如月租46的套餐,每月只有50分鐘通話,150m的流量。
沒錯,只有150m!
不管是通話,還是流量,都不夠用,超出后通話25元一分鐘,超出后流量3元1m,1g就得300元!
哪怕126元的套餐,也不過320分鐘通話,400m流量。
這年頭想要流量超過1g,月租要300多!
就是這么恐怖。
王逸不由得頭大起來,怪不得司機惱火。
這么高的流量費,王逸也惱火啊!
這是個大問題,必須解決。
若是不解決,高德打車的司機數量就多不了,司機多不了,打車業務也就做不大。
妥妥的惡性循環。
王逸深吸口氣:“好,話費貴的問題我知道了,這事我來解決。”
至于解決方法,只有一個,訂制手機卡,定制套餐!
前世2017年,騰訊聯合聯通推出大王卡,還有小米推出米粉卡,都曾火爆一時。
如今王逸也可以和運營商合作,推出定制的3g手機套餐。
而最好的合作對象,就是聯通。
沒辦法,當下還是3g時代,聯通的3g是做得最好的。
至于移動的3g,根本沒法用,移動自己都要放棄了。
移動拿到的td-scdma牌照,是3g牌照中最差的一張。
說是自主研發,但技術不成熟、速度慢、幾乎無終端支持……
財大氣粗的移動都有心無力,4g牌照還沒下來,就開始騰挪鐵塔,規劃布局,4g牌照一下來,立即瘋狂建4g基站,all4g。
可以說,3g時代,移動全廢,直到4g時代,移動才壟斷性地爆發。
然而,國內的4g牌照2013年12月份才頒發,4g套餐最快也要2014年上。
而且2014年,剛上線的4g套餐非常貴,推進緩慢,大多數人都用不起。
直到2015年4g套餐費用有所下降之后,才開始大規模普及。
因此,未來三年內,還是3g的天下。
王逸推出定制卡,也只能是3g。
等到2015年,才能考慮4g定制卡的事。
而3g領域,移動武功被廢,電信對終端要求高,很多手機不支持電信卡。
如此一來,最佳的合作對象,只剩下聯通。
正好明天和聯通老總談合作,大可以把這事一并解決。
王逸打算推出兩款訂制手機卡,一張面向大眾的星神卡,和星逸手機,甚至星逸系應用綁定推廣。
另一張則是面向高德網約車司機的高德卡!
但具體怎么操作,就是個問題了。
畢竟2012年不是2017年,想要像騰訊大王卡一樣那么優惠,根本不現實。
王逸記得最初的騰訊大王卡月租19元,全國免費接聽無漫游,送來電顯示,通話一毛錢一分鐘,短信一毛錢一條,騰訊系眾多應用免流量。此外還有日租寶,1元800m流量。
這個套餐在多年后看,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