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借著聶主任敲打海爾,讓海爾加入星逸智家,圓滿成功。
第二天,王逸再度見到聶主任。
聶主任笑著開口:“王董,海爾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決策,并及時糾正,全面加入星逸智家。那星逸智家總部擴張的事……”
王逸笑了:“聶主任,星逸智家擴張的事,還有點問題。”
“還有什么問題?”聶主任眉頭微皺。
“有點小啊!”王逸笑說。
“……”聶主任先是一怔,隨即露出笑容:
“對,既然是星逸智家工業園,還是星逸智家全球總部,那就該往大了做!1000畝工業用地的產業園小了,那就做成1500畝,不,2000畝的工業園!”
星逸智家產業園位于黃島,都是和市區隔海相望的工業用地,比起商業用地便宜多了。
這種工業用地只要大企業來投資,都是白送!
如今好不容易把星逸智家總部留下,肯定往大了整。
“王董,你放心,和之前的200畝工業園一樣,后續擴展的1800畝工業園,所有成本和建設,我們島城出。”
聶主任想得清楚,在當下2000畝工業園,需要花費六十億,相當于白送王逸60億,看似不是一個小錢。
但是那么大的產業園,稅收也高啊。
若是2000畝產業園全部投產,那么多智能家居產品,一年稅收優惠后也有二十多億的財政收入。
60億的投資,三年回本,后續一年20多億的稅收,都是白撿。
何況2000畝的產業園,能給島城帶來多少人才,多少就業?多少gdp?多少政績?
沒法估量!
濟州那邊同樣如此,第一個手機工廠就是500畝,年產手機5000萬臺,總投資要花15億,可建成后一年的稅收都在5億以上!
同樣是三年回本,后面白撿。
正是因此,濟州又迅速規劃了第二座5000萬產能的手機工廠,以及第二座5000萬產能的平板工廠。
兩者加起來,1000畝工業用地,總投資30億。
但兩大工廠建成后,年稅收也在10億以上。
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島城如此有誠意,王逸也不再推辭:“沒問題,就2000畝。剩下的1800畝規劃出來后,我們立即設計,動工!”
星逸智家那么多智能產品,與其收購傳統廠商,再升級生產線,還不如自己建廠,自己打造智能生產線。
比如馬桶工廠,傳統馬桶的生產線做智能馬桶并不好用,收購了也得全面升級生產線,真不如自己打造。
其他的智能照明,智能插座,也是如此。
至于電動牙刷,空氣凈化器,新風機等等,都是全新的新品,收購工廠都不容易,還是自己建廠靠譜。
還有吹風機,老牌的吹風機工廠生產出來的吹風機,也都是落后的產品。
王逸要做吹風機,肯定沖著戴森去,都得全部重新研發,從頭建廠,打造全新的生產線,采用全新的技術。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
再加上所有智能產品的研發都需要時間,快的半年,慢的一年。
正好這個時間差,可以打造出對應的廠房,生產線。
產業園密度很低,大都是1.0-2.0,層數也只有一層,或者兩三層,建造起來也容易。
哪怕是一百多畝的單體廠房,也用不了一年。
而王逸的星逸智家工業園,2000畝,所有廠房都會分成多個不同品類的小廠房。
完全可以多個施工隊同時入場,一個施工隊負責一個廠房。
這樣多線程同步推進,會快上很多。
最初的200畝星逸智家工廠就是如此,一期100畝半年交付,二期九個月交付。
如今多了1800畝工業用地,星逸智家產業園從去年規劃的200畝,直接膨脹了十倍,可以說是工廠充足,徹底不缺。
王逸打算將其中的150畝劃出來,當作第二研發中心,剩下的全部打造成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