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片也就是試生產,一般不會生產太多,畢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因此,一個襯底上,可以拼不同的芯片,多款芯片一起流片,從而節約成本。
比如40納米工藝下,流片一次要500萬人民幣。
那三款芯片一起流片,單款流片成本只要不到200萬,成本大大降低。
再加上自家的晶圓廠,成本就更低了。
畢竟找臺積電流片,臺積電也得賺錢。
而且星逸晶圓廠提升40納米工藝的良品率,也得試產。
如此一來,三款芯片的流片,和工藝試產,合二為一,也算是好事。
之所以之前不這樣進行,那是之前良品率低。
萬一失敗了,分不清到底是晶圓廠40納米工藝的問題,還是芯片設計有問題。
如今40納米工藝良品率達到了81%,已經不存在大問題。
若是生產的芯片,全部無法點亮,那就是芯片設計的問題。
畢竟81%的良品率,已經算是很好了。
胡老點點頭:“沒問題,晶圓廠這邊沒有任何問題。”
王逸看向威廉姆斯和龐立果。
“我這里沒問題。”
“基帶也沒問題。”
二人道。
“那好,你們立即抽調精銳,去星逸晶圓廠,準備流片的事。時間上不著急,未必非得卡在兩日后,做好準備再進行!”
“好的,董事長!”幾人紛紛應道。
說實話,王逸都有些緊張。
上次流片,還是路由器芯片和快充芯片之類,都是小芯片,成功率高,王逸不擔心會失敗。
但這一次就不同了。
這可是手機芯片!
還是集成基帶的手機芯片!
一旦研發出來,就是全國第一,也是全球第一款集成基帶的芯片。
哪怕是高通的apq8064,都沒有集成基帶,得等到明年的驍龍800!
王逸說不擔心,都是假的。
而且是自己的晶圓廠生產。
但即便如此,王逸還是得讓眾人放輕松,準備好,再開始。
當天,星逸半導體的相關精銳,全部集結,直奔郊區的星逸晶圓廠。
不只是威廉姆斯去了,喬治和張潮兩個研發經理,也都去了。
這種關鍵的時候,他們都會親自盯著。
還帶去了不少骨干。
不過王逸就沒有親自過去。
得先驗證,然后流片試產,前前后后要好幾天。
王逸有很多事要做,可沒時間都耗在晶圓廠。
不過因為流片的事,原本準備去島城星逸電視總部出差,也改成了視頻會議。
星逸電視ceo徐明義,cto涂紅云等一眾高層,全部出席會議。
王逸率先開口:“今天的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擴建工廠,提升產能!”
“目前,咱們在島城有星逸電視產業園,在深市也有星逸電視產業園。一旦島城的產業園全部建成,量產,國內的電視需求,完全可以滿足。并且可以輻射周邊幾個國家。”
“但是海外的需求,很是問題。”
“如果全部選擇國內生產,運輸到海外,運輸成本,途中風險,時效,都是大問題,還有關稅問題。”
“比如從國內出口到美帝,需要支付3.9%的關稅,未來若是增加關稅,那就不是一個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