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國產供應商沒幾個合格的。
哪怕是京東方的屏幕,2013年也達不到星逸手機要求的規格。
可若是全部采用夏普、jdi的屏幕,全部采用國際頂級供應鏈品質,那無界1代的物料成本就會漲到1000,再加上稅費,營銷費用等成本得1200,賣一臺,虧200。
王逸可不是圣母慈善家。
而采用國產供應鏈,再加上處理器和電源管理芯片都是自研,成本超低,那無界1代的物料成本就會壓到500元左右。
再加上稅費,營銷費用,售后費用等等,總成本也就600左右。
賣999,一臺還有400元的利潤!
一年賣個一億臺,沒什么壓力,賺個四百億,問題不大。
當然,若是友商要做這樣的千元機,那物料成本就不是500元,而是700以上。
無他,一顆入門級的四核處理器,哪怕是聯發科也要105+。
而無界1代的處理器鯤鵬500集成翼龍3000基帶,星逸科技自研,臺積電代工,量足夠大,攤薄總成本只要20元左右。
還有兩顆電源管理芯片、wifi芯片、藍牙芯片,這些芯片友商批量采購也要十幾元,二十幾元一顆。
而星逸科技自研,加上代工費用,總成本也就一元一顆。
五顆芯片加起來,星逸科技自研+代工成本只要25元左右,而友商卻要175元以上。
王逸做無界一代,物料成本500元,含稅總成本600左右。
友商要做,不但五顆芯片要多花150元,其他元器件還要多花不少。
無他,無界手機上億的體量,自然能拿到所有元器件的最低價。
友商可沒有這么大的體量,拿不到元器件的最低價,那物料成本就不是650了,而是700以上!
再加上稅費,銷售成本、售后等成本,友商總成本就要850了。
賣999,利潤也只剩下一百多點,而無界一代的利潤是400元!
這就是差距。
因此無界手機問世后,王逸根本不擔心友商跟風。
這玩意真不是想跟就能跟的,除非和星逸科技一樣,體量足夠大,才能壓低成本!
但這一點并不容易。
而且友商敢跟風做千元機,王逸就敢把無界1代降到899,甚至799,貼著友商成本賣!
799的價位,友商賣一臺虧五十,而王逸賣一臺賺200!
當然,之所以無界1代比前世的紅米手機成本貴了一些,主要原因是處理器性能強了一些,以及全網通的支持!
前世799的紅米不僅不支持電信,還分為聯通版和移動版。
聯通版紅米不支持移動3g,移動版紅米不支持聯通3g。
可以說,把成本壓縮到了最低!
而王逸比較大氣,直接千元機都上了全網通。
如此一來,看似成本高了一點,但利潤卻更高了。
使得無界一代的利潤從400,直接漲到了600!
無他,運營商補貼!
一臺td3g手機,移動補貼100元。
一臺電信3g手機,電信補貼100元。
無界一代支持全網通,兩個補貼都能拿,直接補貼200。
于是無界一代的利潤從400,漲到了600!
再加上軟件和互聯網服務也有幾十元的利潤,以及鋼化膜、手機殼、耳機、移動電源等相關配件也能產生幾十到幾百的收入……
一部999的無界1代,利潤已經超過700了!
這也是為何前世的紅米,含稅成本就要740-760,卻敢賣799!
手機不賺錢,但是有移動補貼100元,有互聯網收入,有廣告收入,有配件收入……799都有的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