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棱鏡門爆發,蘋果和安卓都成了最不安全的系統,隨時被監聽,用戶都不買賬,都轉而購買星逸手機,使得星逸手機的銷量增幅恐怖,某些區域和市場,增幅甚至超過100%!
如此一來,誰還用安卓和蘋果端的百度智家
用戶都不用,那白電巨頭還會加入百度智家,投入資金研發百度智家的產品嗎
答案很清楚,這絕不可能!
費力不討好的事,誰干啊!
而且星逸智家已經發展一年多了,非常成熟,借助數億的星逸手機和星逸平板、星逸電視,更是迅速成為全國唯一的智能家居巨頭,也是全球第一的智能家居平臺。
各大白電巨頭紛紛加入,都達成了深度合作。
去年夏天的空調新品,還只有部分品牌支持星逸智家。
可今年夏天的空調新品,不管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全部集成星逸智家模組,接入星逸智家。
還有其他設備,也都是如此。
海爾、美的、格力、海信等白電巨頭,更是瘋狂發力智能化,旗下的多款設備都接連接入星逸智家!
小艾ai音響幾款產品全球開售,銷量恐怖。
尤其是小艾音響lite的推出,799的價格,全球熱銷。
目前為止,小艾音響三款產品,總銷量早已突破1億臺。
如此勢頭,只能說星逸智家已經做大,壟斷了國內市場。
這個時候百度智家才推出,已經晚了。
如今又碰上棱鏡門,被蘋果和安卓手機拖累,那就更加沒有前途了。
這一點,李巖和一眾高層都想清楚了。
“曲總裁說得有道理,目前局面下,的確有些困難了,大家都想想,怎么突破困境!”
李巖沉聲開口,完全沒了主意。
一位高管道:“既然安卓和ios平臺都不安全,那我們開發xos平臺怎么樣”
“白搭。xos平臺是星逸科技的,即便給我們百度智家上線,也競爭不過。”
“是啊,依我看,不如直接放棄,就當百度智家失敗了!”
“不行,百度智家又是研發ai算法,又是研發自然語言人機交互,又是研發ai音響,前前后后投入了十幾億,怎么能說放棄就放棄”
“不放棄又如何再投入十幾億,那只會損失更大。”
“而且星逸科技之前發布了小艾音響lite799的價格,讓我們小度音響的利潤空間變得很是微薄,原本定價699都沒前途,只能599賣,根本沒多少利潤!”
“不賺錢也得賣,沒有小度音響,百度智家做不起來。”
“行,小度音響咱們不賺錢,薄利賣,但是設備怎么整第三方品牌都不愿意加入百度智家,我們自己玩也玩不轉啊!”
“是啊,這是個大問題。都知道百度智家前途渺茫,那些白電巨頭也不會錢購買百度智家的模塊,除非我們繼續砸錢補貼。”
“這也是一條路!”
“是個屁!瑪德,你知道要補貼多少嗎”
“星逸智家的iot模組+技術服務+解決方案+上線星逸商城,給白電品牌的價格是150元,補貼50元,相當于只要100元。白電品牌做成智能款加價200賺一百。消費者也覺得合適,大都會選擇加200上星逸智家款。”
“星逸智家的iot模組都是他們自己研發,成本也就20元左右,加上技術服務之類,總成本也就30元,賣100都有70元的利潤!一臺星逸智家設備,星逸科技賺70,第三方品牌賺100。”
“我們百度智家的iot模組都是購買第三方,比起星逸科技自研,成本高了好幾倍,單是iot模組就要60元。”
十年后,物聯網飛速發展,規模效應下,物聯網(iot)模塊的成本會降成白菜價,降到成本幾塊錢,對外售價十元左右。
可在當下,物聯網剛起步,規模效應還沒做起來,物聯網模塊的成本也高得多,成本價就得20元,對外售價得60元。
否則沒利潤。
星逸智家都是自己研發,20元成本就夠了。
百度智家都是購買第三方的物聯網模塊,就要60元!
畢竟第三方也得賺。
“還有技術服務,我們百度也沒做起那么大的團隊,也得外包,成本也高。iot模組+技術服務,總成本至少90元。一臺設備,咱們得補貼給白電品牌方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