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率最高的搶銀行方式是什么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讓你驚訝dashdash便利店式搶劫。
那么,什么叫便利店式搶劫呢
很簡單走進便利店,用槍威脅店員把收銀機里的錢交出來,然后離開現場。
不需要周密的計劃,不需要強悍的體能,只要一個人、一把槍,挑一個人少點的時間,大致看一下周圍的情況,就可以動手了。
很多實施這種搶劫的人甚至連車都不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肯定會被監控拍到,開車反而更容易留下蹤跡,所以干脆就步行作案。
比起那些復雜的犯罪活動,這類干了再說的無腦劫案,卻往往都能得手。
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項要素便是dashdash快。
快,就意味著過程短,搶劫案的作案過程越短,風險系數就越低,成功率也就越高。
這是鐵則,誰都懂,但并不是所有的搶劫都適用這套規則,尤其是銀行劫案。
不過,在二十世紀中葉的美國,的確有一名劫匪將這套便利店式搶劫的手法用到了搶銀行上。
這個人既不是什么國際大盜、也不是什么鐵血悍匪,他就是個普通的中年男人,這點有很多目擊者可以證明。
此人也不像歷史上那些知名的銀行劫匪一般,依靠單次搶走幾千萬乃至上億美金的大案名揚四海、遺臭萬年
他的搶劫方式,非常簡單dashdash挑一個位于小城鎮的小銀行或信用社,走進大堂,直接朝天花板開一槍,然后瞄準柜面上的銀行職員,讓他們把柜面上的錢盡可能多地裝進口袋,不管最終裝了多少,他都會在五分鐘內拿上錢離開現場。
就是這么一套三言兩語就能講完的流程,造就了一系列讓當年的美國警方苦追幾十年未果的懸案。
雖然這搶劫計劃簡陋到甚至稱不上是個計劃,但若細細分析的話會發現這里面有許多高明之處。
首先,這名劫匪很清楚人們的心理弱點,一聲槍響,遠比大聲的吼叫能更快地控制住場面;所以,他每次搶劫,都會先射擊天花板,在行動一開始就對在場的所有人進行強有力的威懾。
其次,他挑選的目標,全是那種只有一兩個保安值班的小銀行,那種銀行的大堂面積不大,他可以保證在搶劫完成前,絕大多數人、尤其是保安,時刻都處于自己的視線范圍內。
其三,他只拿柜面上的錢,因為那些錢大部分都是已經在外流通過的舊鈔,很安全;另外,他還會威脅銀行的職員,跟她們那個年代的美國,銀行柜面90以上是女性說別耍花招、我搶的并不是你們個人的錢,別逞英雄、如果你敢放有記號的錢進去,我不但能看出來,還會開槍之類的話在那種情況下,沒人還會去冒險。
最后,最重要的一條,他不會因為貪心而失去理智,也就是說懂得見好就收。
他從來不會要求銀行經理去給他打開金庫,也不會因為看到桌上還有很多錢沒裝進袋里而多做滯留;他嚴格地控制搶劫的時間只要他覺得該走了,他就一定會走。
就是靠著這么一套手法,此人于數年內作案十余起、屢屢得手,雖然他每次搶劫的金額都不算太多,但在那個還沒有攝像頭、美元也沒有經歷那么多次通貨膨脹的年代,這家伙累積下來也搶了幾百萬美金,且始終逍遙法外這使他成為了最令警方和fbi頭疼的銀行劫匪,沒有之一。
如果將搶劫銀行的方法視為數學公式,那么便利店式搶劫很可能就是劫銀界的歌德巴赫猜想。
會,和懂,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