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出發的廣播還沒念完,史三問、張三、和獵霸便已從小拖車里走出來了。
在他們的對手……也就是一路追蹤著他們的紐曼看來,此舉無疑是周全、謹慎的表現:其一,在狹窄的拖車內遭遇突襲會限制自己的行動;其二,車內三人的能力水平定然有差距,若同時受到攻擊,會難以顧忌同伴;其三,車外的視野更加開闊,在遭遇遠程攻擊時會有更充分的反應時間。
總之,以正常的思維分析,走出拖車是十分正確和必然的判斷,換成紐曼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然而,另一邊的想法,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史三問只是不想讓自己的拖車和細軟遭到破壞而已。
至于張三和獵霸,說實話……這倆真掛了,對史三問來說也不叫事兒;在老史眼里,他們只是自己漫長人生中露面時間不算長的兩個過客罷了,要不是天一拜托他幫忙,他也不會與這兩人同行。
當一個人活得太久了,就會如此。
他比誰都明白這世上絕大多數人終究會離自己而去,所以他并不會對這些人投注太多感情;他選擇離群索居,也是因為不想和人接觸。
“車門已關閉,安全監測無異常,列車將于十秒后啟動,十、九、八……”
一分鐘轉眼就過,廣播中響起了發車倒計時。
由于采用了“類遷躍引擎”技術,東方快車啟動時,里面的乘客并不會有乘坐一般交通工具時那種“突然被牽拉”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短暫的、微妙的不適感(所以廣播也沒有要求開車時乘客要坐穩、拉好扶手之類的);而當最初的不適過去之后,這車內的環境就會像扎根的建筑物內一樣穩定,旅客們不會產生絲毫“正身處移動中的交通工具內”的體感。
因此,在這個即將發車的時間點上,不止是史三問他們,這“泊車車廂”內有很多其他的車主也都紛紛從自己的車上下來了。
畢竟是長達七個半小時的旅途,即便各級乘客活動的區域都有一定限制,但運營方肯定不會規定他們只能待在一個車廂內的,像什么吸煙車廂、酒吧車廂、自助餐車廂……這東方快車上應有盡有,且每個車廂的空間都不小;這些“服務型車廂”一般都分三層,最底下那層是過道和工作人員使用區,上面那兩層才是服務區。
當然了,這個泊車車廂,除了供開車上來的乘客停車之外,是不提供其他“服務”的,所以上下三層等于就是一個立體的停車場。
史三問他們此刻所在的是最底下的一層,上面兩層、包括前后其他車廂的人都會從這里路過,故而人流甚密。
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是聯邦探員假扮的,只要這個人不是能力者或變種人,就連史三問都很難分辨出對方的身份。
按照張三的想法,假如他是那個追捕者,找幾個非能力者探員混進人群,先用有針對性的武器進行突然襲擊顯然是個好辦法。
然……紐曼的套路卻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