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回答,也并未讓榊感到什么驚訝。
在方才的對話中,榊已經隱隱察覺到了,雅子在問答方面具備如此自信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她寫的謎底非常非常難猜,甚至可說是幾乎不可能被猜到。
那么,什么樣的“名詞”符合這樣的條件呢?肯定就是某些正常人完全用不到也不會往那個方向去想的玩意兒。
首先,“你畫我猜”那種水準的謎底,即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或詞都可以直接排除;其次,根據游戲細則,像“友情”、“幸福”這類抽象的事物也是不能用的,排除;另外,縮寫詞和多義詞也不能用,像什么“CPU”、“WTO”、乃至“DVD”這種都不行……
基于這些因素,榊才會順帶把“是不是氣體”也給問了,結果……還真不是。
至此,榊與雅子開始了一場基于問答的博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雙方都選擇了第二種選項——“不開槍,讓對方提一個問題”。
雅子的第二問,從那固體物件的體積入手:“你寫的東西,體積小于等于一立方米嗎?”
“是。”
榊的第四問:“你寫的東西,是一種運動嗎?”
“不是。”
雅子的第三問:“你寫的東西,一般來說是可以食用的嗎?”
“不是。”
榊的第五問,將概念擴大:“你寫的東西,是一種游戲嗎?”
“不是。”但仍遭到了否定。
雅子的第四問:“你寫的東西,是經過加工的嗎?”
“是。”雅子又一次接近了謎底。
榊的第六問,改變了提問的方向:“你寫的東西,是指某種團體嗎?”
“不是。”仍然無果。
雅子的第五問:“你寫的東西,是日常用品嗎?”
“不是。”
榊的第七問,再次擴大范圍:“你寫的東西,是某種活動嗎?”
“不是。”
雅子的第六問:“你寫東西,是文娛類的用品嗎?”
“是。”她又一次有了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