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木之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連接天地,莫非這張念芝還想踩著建木登天成仙不成?”
五金不搭理我,看著那棵樹根忍不住搖起頭來,“簡直癡心妄想,歷史上得到過建木的,遠的不說,就說朱厚熜,整個后半生沉浸在煉丹修道之中,還不是服丹中毒而死。舉國之力為其修建皇陵,最后被乾隆打著修葺明皇陵的幌子,盜走了其中的建木,一沒了建木,本來栩栩如生的朱厚熜的尸體,立時腐敗化為骷髏。”
我聽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道:“乾隆搞明永陵不是為了盜取金絲楠木大柱嗎?什么時候變成建木了?”
明初,明成祖朱棣剛剛奪得皇位,就遷都北京,為營建紫禁城和修陵,曾大量砍伐全國各地上好的金絲楠木。
其后的皇帝也盡可能搜羅金絲楠木為自己修陵,到了清朝,全中國的金絲楠木所剩無幾,特別是適合做柱子和房梁的大料,更是一木難求。
關于為什么皇帝都如此偏好與金絲楠木修建自己的陵墓,我還真研究過。
首先金絲楠木木質細膩緊致,不易變形,紋理細密瑰麗,精美異常,而最重要的是耐腐防蟲,埋在地里可以幾千年不腐爛,這特性簡直就是為皇陵天造地設的。
金絲楠木生長緩慢,成為棟梁之才至少要上百年時間,乾隆這才瞄上了前朝陵墓里的現成大柱。
“那只是其一,或者是個幌子,若乾隆想要金絲楠木何不挖掉朱棣的長陵?那里面的金絲楠木豈是永陵能比的,乾隆那時可不像現在考古人員,根本不怕沒有技術而損壞里面的東西。乾隆真正想要的不過是陪葬在朱厚熜棺槨里的一截建木。”
五金說完,盤膝而坐,再次眼睛微閉,打坐起來。
我忍不住嘶了一口氣,聽五金這么一說,還真是這個理兒。
乾隆的下場也沒好到哪兒去,裕陵被孫殿英盜了個一干二凈,據野史講,孫殿英打開了乾隆的棺材,差點沒給跪地上,因為死去一百多年的乾隆爺竟然依然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孫殿英被個死人嚇了一尿,在下屬面前丟盡了面子,氣急敗壞,因此下令將弘歷及其陪葬的妃子的尸身暴尸荒野,滿地尸骨,乾隆的頭骨便是在那是不見了蹤影。
“沒有什么羽化成仙得道飛升,不過是比金絲楠木擁有更好的防腐效果罷了。”
我抬頭一看,墨鏡男不知什么時候也圍著建木轉起來,一邊轉一邊喃喃自語。
我搖搖頭也不再想這建木的神奇,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不能用科學解釋的實在太多太多了,我已經麻木了。
現在也不是關心這些的時候,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孫魚兒活下來的希望越來越小,可是現在我們走投無路,連出口的毛都沒摸著。
不知這樣干坐著等了多久,墨鏡男突然將耳朵貼到了石門上,來回挪了挪,等了一會兒,說道:“沒聲音了。”
我一喜,那些綠蠶走了?
我也貼上去聽了聽,果然,除了我的心跳聲,什么也聽不到,靜的出奇。
五金墨鏡男二人對視了一眼,然后一點頭,兩人就抓住了門縫中伸出來的一條繩子。
這是他們提前預留在外面的繩子,外面一頭有絆物,怕的就是這石門是只從外往里單開的,到時候石門一合嚴實,連個放手的地方都沒有,我們怎么打開這沉重無比的石門?還不生生困死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