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從背包里抽出了一把奇怪的鏟子扔給蔡云海。鏟頭成半圓筒狀,手腕粗細,這種鏟子我倒是認識的,牛逼的洛陽鏟,探測地下礦產墓穴等情況的利器,簡單易操作,關鍵是還非常實用。
我心中汗顏,忍不住偷偷在老吳耳邊問道:“你們是職業習慣嗎?復仇還帶洛陽鏟,也不嫌沉?以為倒斗呢?”
老吳呵呵一笑,“你懂得還挺多,這算什么,真準備下地倒斗帶的就不止這點東西了。”
他們立刻開始準備下鏟,先把表面的腐葉植物等雜物清掉,然后幾人開始輪流操控洛陽鏟,鏟子被一點一點的敲進了泥土之中。
可是他們很快碰到一個問題,這里的土壤與中國土壤大有不同,尤其是與北方的干黃土更是天差地別。一鏟子下去帶出來的土還流著水,鏟出來的洞也迅速塌陷被泥水淹沒。盧西他們搞了五六分鐘,下去了不到半米,實在一點轍也沒有,只好求救林東田和老吳。
林東田正閉著眼睛坐在一棵樹根上休息,眼皮也不抬一下就道:“先挖一個坑,往下挖一米就不帶水了。”
幾人照林東田的話去做,鏟子翻飛,沒幾分鐘就挖出了一個方圓三四米的大坑,土壤越來越干燥,到一米多深的時候,果然已經不流水了。看來水分只存在于地表,之后的土壤和平常的差別并不是很大。
阿加在這時候已經用木頭支起了簡易的火灶,熬上了干糧糊糊。除了兩個人往下敲洛陽鏟之外,其余的人全部圍到了火灶旁邊,兩天沒吃熱乎乎的東西,胃里實在難受。
我們邊吃邊看著洛陽鏟一上一下,越來越深,他們顯然輕車熟路,不到十分鐘,鋼管已經消耗完了。接下來只能用繩子拴在洛陽鏟上,利用重力砸進打出來的眼兒中,然后帶出泥土,繼續往下探。
林東田和老吳吃的不慌不忙,我問他們怎么不去查看帶上來的泥土。探索頻道看多了,考古一般不都在是這樣嗎?
林東田一邊吸溜兒著干糧糊糊一邊道:“不用看,肯定是死土。修在這里的高規格秦斗肯定是從側面開山下葬,沒個七八米不用看。”
“死土是啥?土還能死?”
我發誓不是我問題多,而是這些人太喜歡裝逼了,非得說一些“專業名詞”,現在又無事可做,閑著也是閑著啊。
林東田也沒有不耐煩,淡淡的道:“死土是沒有經人類動過的天然土壤,又稱“生土”。各地生土的顏色和性質不一,但共同的特點是結構較緊密,略有光澤,顏色均勻,質地純凈等等,而且不包含人類痕跡。”
老吳接道:“挖墓坑時,往往把各層顏色不同的熟土和生土挖出來,在下葬后,又把這些土混在一起回填到墓坑中,就形成了五花土。”
“五花土?”我差點沒笑噴,抹了抹嘴角的干糧糊糊,調笑道:“我他媽還五花肉呢。”
“你他媽知道個蛋?”老吳罵了一聲,起身走到那帶上來的一杯杯土前蹲下來道:“自然的死土經過開挖和回填二次翻攪,打亂了原有的層次和顏色界限,變成了揉合多種土層的花土,五花土的年代即使再久遠也不能化合……嘶……”
老吳話還沒說完,突然嘶了一聲,緊接著一捻手中的一杯土,立刻轉頭沖林東田道:“哥,你得過來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