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國企合作?
這意味著,李云峰的這些計劃,很可能已經得到了更高層面的默許甚至支持。
這不再是他一個人的瘋狂構想,而是可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布局!
“未來的市場,是全球化的市場。”
李云峰的聲音沉穩有力。
“我們的產品,要走向世界,就必須具備絕對的競爭力。”
“而競爭力的核心,除了技術,就是成本。”
“接下來,商會內部要加強協作,優化供應鏈,整合生產資源。”
“目標只有一個:把成本給我壓下來!”
“用最低的成本,生產出質量最好的產品。”
“只有這樣,我們的商品才能像潮水一樣,涌向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他的話語充滿了力量,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
壓低成本,搶占市場。
這是商場上顛撲不破的真理,所有人都懂。
但李云峰接下來的話,卻讓眾人再次感到了意外。
“同時,我們還要努力提高工人的待遇。”
提高待遇?
這和壓低成本,不是矛盾的嗎?
“諸位,經濟是一個循環。”
李云峰耐心地解釋起來。
“我們把成本降下來,產品賣得多,企業利潤就高了。”
“利潤高了,就要舍得給工人漲工資,提高福利,縮短工作時間。”
“工人手里有錢了,有時間了,他們才會去消費。”
“買吃的,穿的,用的,去旅游,去看電影……”
“他們消費了,錢就流動起來了。”
“我們生產的東西,最終還是要有人來買單。”
“我們這個商會,涉及的行業再多,也不可能把所有生意都做完。”
“市場上還有千千萬萬的其他商家,其他行業。”
“工人有錢消費,整個社會的經濟才能活起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我們生產的東西,才能賣得更多,賺得更多。”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但很多人只想著壓榨,卻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一番話,深入淺出,將在場的許多人都點醒了。
他們之前只想著如何降低人工成本,卻很少從這種宏觀經濟循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當然,這個循環的前提是,我們這個商會,必須在這個經濟體系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
李云峰的語氣再次變得強硬。
“市場規則,我們說了算。”
“技術標準,我們來制定。”
“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利益最大化,也才能確保這個循環,朝著對我們有利的方向運轉。”
他環視全場,目光如同實質。
“今天說的這些,只是一個初步的構想。”
“具體的細節,需要大家一起坐下來,仔細商量。”
“愿意跟著我,一起做這件事的,現在可以過來簽個名,留下聯系方式。”
“等世界杯結束,我會召集大家,正式商討后續的合作事宜。”
他的話音落下,現場安靜了幾秒鐘。
隨后,人群開始涌動。
沒有人猶豫。
李云峰描繪的未來太過誘人,也太過“恐怖”。
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緊緊跟上。
一個個企業家走到前面,鄭重地在準備好的名冊上簽下自己的名字,留下聯系方式。
孫澤陽看著眼前這幅景象,再次搖了搖頭。
他走到李云峰身邊,沒有去簽名。
李云峰看了他一眼。
“怎么,大哥有想法?”
“我能有什么想法。”孫澤陽苦笑了一下。“我就是覺得,你這家伙,真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李云峰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說話。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