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人口,刨去移民海東之國的三億,還有出國打工的一個多億,剩下大概六億人。”
大長老補充道,“這六億人,如果能優化配置,集中資源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合村并鎮省下來的土地,可以搞規模化農業、現代化農場。”
“國家統一建設的中心鎮,也能發展鄉鎮企業,搞活鄉村經濟,讓農民不離鄉也能掙到錢。”
李云峰抬起頭,目光掃過五位長老。
“我同意。”他干脆利落地表態。
幾位長老對視一眼,顯然沒想到他答應得這么痛快。
“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李云峰繼續道,“城市缺人,農村人浮于事,資源錯配,早就該改了。”
“合村并鎮,國家出錢蓋房子,修路,這是應該的。”
“但光給房子不行,還得有產業支撐。不然,農民搬到鎮上,沒活干,還是得往城里跑,中心鎮就成了空殼子。”
說著,李云峰看向張長老。
“我建議,國家財政要大力扶持鄉鎮企業的發展,給予稅收優惠、低息貸款。”
“同時,「龍騰集團」也可以參與進來,把一些配套的、技術含量不高的產業,放到這些新建的中心鎮去,帶動當地就業。”
“另外!”
說道這里,李玉峰話鋒一轉。
“這事兒要快!不能拖!既然定了,就要雷厲風行地推下去!遇到阻力,要敢于碰硬!”
他知道,這種涉及千家萬戶利益的改革,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阻力。
“步子太大,會不會…?”一位長老有些擔憂。
“不大!”李云峰打斷他。
“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國家有錢了,「龍騰集團」也能幫襯一把。趁著這股大發展的東風,一鼓作氣把這事兒辦了!”
“瞻前顧后,畏首畏尾,反而容易夜長夢多,把好事拖成壞事!”
他的語氣斬釘截鐵。
辦公室里安靜下來。
大長老看著李云峰,緩緩點頭。
“云峰說的有道理。改革,就是要拿出魄力來。”
他看向其他幾位長老。
“那就這么定了?原則上通過,具體方案,讓下面抓緊時間細化。”
“同意。”
“同意。”
事情商定,李云峰站起身:“大長老,各位長老,要是沒別的事,我就先回去了。公司那邊還有一堆事。”
“好,你去忙吧。”大長老揮揮手。
李云峰點點頭,轉身走出了辦公室。
坐上回程的車,他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象,腦子里還在回想著剛才的會議。
國內要進行一場深刻的社會結構變革,國外,一場針對櫻花國的經濟絞殺戰,也即將拉開序幕。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他靠在后座上,閉上了眼睛。
現在國內正式開啟家庭式農場最好的時機。
咋說呢,本來龍國是農耕文明,現在雖然已經開始轉向工業文明了。
但時間還非常短,農民們都舍不得自己手中的土地。
所以趁著現在生產隊制度才剛剛結束沒多久。
甚至很多地方還沒有結束生產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