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指在平板上快速點了幾下,調出一張圖表。
“您看,小櫻花那邊,市場整合基本完成,「龍騰銀行」和「龍騰通訊」已經站穩腳跟,預計從明年開始,就能貢獻每年至少三百億美金的利潤。”
“南棒市場稍微慢一點,但潛力也很大,預計后年能看到顯著回報,不會低于兩百億美金。”
“還有老緬和巴鐵,這兩個地方我們主要是基建和資源類投資,回報周期長,但勝在穩定。等那邊的鐵路、港口、能源管道全面運轉起來,每年也能帶來上百億美金的穩定現金流。”
小何越說越快,顯然對這些數據了然于胸。
“最關鍵的是「海東之國」!”
他語氣加重。
“我們現在在中亞五國的投資,看起來數額龐大,但那邊幾乎是一片空白,資源極其豐富,勞動力成本低廉。”
“一旦我們的銀行、通訊網絡鋪開,工廠建立起來,特別是那些礦產、能源項目開始產出……”
“這十萬億投資,別說二十年,可能十五年就能回本!”
“而且,”小何補充道,“這還沒算國家那二十萬億投資帶來的整體環境改善和市場拉動效應。”
“一旦整個區域經濟被盤活,我們的各種消費品、服務業,都能找到巨大的市場。”
他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最終的判斷。
“所以,廠長,別看現在一年才四千億利潤。”
“未來五年內,隨著小櫻花、南棒、老緬、巴鐵這些區域開始貢獻利潤,我們的年利潤突破六千億美金是大概率事件。”
“十年內,隨著「海東之國」中亞區域的投資逐步見效,年利潤達到八千億甚至一萬億美金,都不是不可能!”
一萬億美金!
年利潤!
小何自己說到這個數字,都覺得有些口干舌燥。
這已經不是一個企業了,這是一個經濟體!
李云峰靜靜地聽著,臉上沒什么表情。
一萬億美金的年利潤嗎?
聽起來很嚇人。
但他知道,這并非不可能。
龍騰集團現在掌握的技術、資本、市場渠道,以及背后龍國的支持,足以支撐起這樣的野心。
“也就是說,二十年,十萬億美金,能拿出來?”李云峰確認道。
“能!”小何斬釘截鐵地回答。
“按照目前的增長曲線和新市場的盈利預期,二十年內,集團的總利潤,只會多,不會少!”
“甚至可能大大超出十萬億美金這個數字。”
“那就好。”李云峰點點頭。
錢不是問題,就好辦。
“接下來,財務部門要做好準備。”
“中亞項目啟動,資金需求會像滾雪球一樣增加。”
“我要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并且能以最快的速度,調配到位。”
“是!廠長!”小何立刻應道,“我會親自盯緊財務,配合中亞項目組的需求。”
“嗯。”李云峰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面鱗次櫛比的高樓。
龍騰集團的攤子,鋪得越來越大了。
從中亞到東南亞,再到東亞。
一條隱隱的經濟弧線,正在成型。
而這條弧線,需要足夠的力量去守護。
他想起了那支「特別行動隊伍」。
“小何。”
“在,廠長。”
“安保隊伍的事情,盡快落實。”
“找最專業的人去辦,錢不是問題,裝備不是問題,要快。”
“是!”
李云峰沒再說話,目光投向遠方。
中亞的風,要起了。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