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拖拉機!”一個小子憨笑著,露出一口白牙。
“有信心拿第一嗎?”
“有!我們寨子最厲害!”另一個拍著胸脯。
記者又去采訪了寨子里的老人,采訪了在臨時教室里給孩子們上課的孫麗娟。
最后,采訪焦點自然落回李云峰身上。
“李先生,您舉辦這次比賽的初衷是什么?”記者問。
“閑的。”李云峰回答得簡單直接。
記者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這個答案,趕緊調整思路:“呃……您的意思是,想豐富一下當地群眾的文化體育生活?”
“差不多吧。”李云峰彈了彈煙灰,“看他們天天沒事干,不如找點事給他們干干,有點奔頭。”
“那您設置這么高的獎品,是出于什么考慮呢?”
“沒啥考慮,高興。”
李云峰說,“錢這玩意兒,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不如換成拖拉機,讓他們開著高興。”
記者:“……”
這采訪對象,有點不按套路出牌啊。
但越是這樣,新聞點越多!
電視臺的報道很快就播出了。
雖然現在電視節目不多,很多時段還是雪花屏,但這則來自偏遠苗寨的新聞,因為“拖拉機大獎”和李云峰這個神秘“李老板”的存在,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
一時間,“苗寨杯”徹底火了。
報名參賽的寨子數量,如同坐了火箭一樣往上躥。
二十個……三十個……
最后統計下來,居然有足足四十個寨子報了名!
這下連李云峰都覺得有點超乎預料了。
四十個寨子,每個寨子出籃球、足球兩支隊伍,那就是八十支隊伍!
這規模,快趕上正規比賽了。
看著場地上亂糟糟、各自為戰的訓練,李云峰皺起了眉頭。
熱情是有了,但章法太亂。
這樣下去,別說比賽好不好看,踢傷打傷了人都不好。
他摸出那個加密衛星電話,撥了個號碼。
“喂,驢子?”
電話那頭傳來毛驢子的大嗓門:“峰哥!咋了?”
“你那邊,龍騰杯那攤子事,熟吧?”
“熟啊!咋不熟!年年都搞!”
“行,給我抽幾個足球、籃球教練過來,要靠譜的,有經驗的。”李云峰說道。
“抽教練?去哪兒?峰哥你又搞啥新項目了?”毛驢子好奇。
“貴省,一個山旮旯里,搞了個‘苗寨杯’。”李云峰簡單解釋了一下,“這邊底子太差,得找人帶帶。”
“苗寨杯?拖拉機那個?”
毛驢子顯然也看到新聞了,“行!沒問題!我馬上安排!保證給你找最好的!”
沒過幾天,幾輛越野車風塵仆仆地開進了寨子。
車上下來幾個穿著運動服、體格精悍的男人。
他們是龍騰杯職業聯賽體系里抽調過來的專業教練。
看到眼前的場地和球員,教練們起初有點懵。
這條件,也太“原生態”了點。
但在李云峰交代了幾句,并且暗示了“老板重點關注項目”之后,教練們立刻打起精神,投入工作。
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分組、戰術講解、基礎訓練、體能儲備……
一套套正規的訓練流程被搬了過來。
一開始,那些自由散漫慣了的苗家小伙子還有點不適應。
“搞這么麻煩干啥?”
“以前不也這么踢嗎?”
但在教練們幾聲嚴厲的哨聲和專業的示范下,尤其是在看到經過指導后,球真的踢得更順暢、投籃真的更準了之后,大家也慢慢接受了。
訓練場上的氣氛,從之前的混亂熱鬧,變得緊張而有序。
各個寨子之間的較勁意味也更濃了。
以前是瞎玩,現在是真的為了拖拉機在拼!
半個月的時間,在每天的汗水和吶喊聲中,一晃而過。
寨子口豎起了用竹子和彩紙扎起來的簡陋拱門,上面寫著歪歪扭扭的幾個大字:「第一屆苗寨杯隆重開幕」。
比賽場地周圍,用石灰撒出了白線。
幾面臨時充當隊旗的紅布,插在場地四周,迎風飄揚。
比賽,就要開始了。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