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牛逼都吹出去了,總得拿出點真東西來,堵住那些噴子的嘴!”
兩天后,四九城,龍騰汽車制造基地。
巨大的廠房內,燈火通明,各種先進的機械臂和生產線已經初步就位。
一群穿著龍騰工裝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正圍在一塊巨大的投影屏幕前,激烈地討論著什么。
李云峰背著手,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吵什么呢?這么熱鬧?”
眾人回頭,看到李云峰,紛紛問好:“董事長!”
一位頭發花白,戴著高度近視眼鏡的老工程師,是龍騰從海外高薪聘請的汽車設計總監,名叫弗蘭克。
他看到李云峰,眉頭微蹙,操著一口還算流利的中文。
“董事長,您來的正好。關于第一款車的電池包設計,我們有些不同意見。”
“哦?說說看。”
李云峰饒有興致地走到屏幕前。
屏幕上,正顯示著一款極具科幻感的汽車底盤結構圖,其中電池包的位置被重點標注。
弗蘭克指著屏幕。
“按照您的要求,電池包需要高度標準化,便于快速更換。”
“但如果完全追求標準化和換電速度,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犧牲車輛的極致性能和內部空間布局的靈活性。”
旁邊一個年輕的本土工程師也忍不住開口。
“是啊,董事長。如果要做到三分鐘內快速換電,電池包的鎖止機構和接口設計會非常復雜,而且對底盤的強度要求也極高。我們擔心……”
“擔心什么?擔心技術實現不了?還是擔心成本太高?”
李云峰打斷他們,語氣平靜。
弗蘭克推了推眼鏡:“技術上,有挑戰,但并非不可克服。主要是,這樣做,可能會讓我們的第一款車,在某些單項性能上,不如那些不考慮換電的競品。”
他是個純粹的技術派,追求的是產品的極致。
李云峰笑了。
“老弗,你說的沒錯,純粹從單車性能和設計自由度來看,固定電池包確實有優勢。”
他話鋒一轉,指著屏幕上的電池包模塊。
“但是,我們造的不是一款車,是一個生態!是一個出行方式的革命!”
“用戶最大的痛點是什么?是續航焦慮!是充電慢!”
“我就是要讓用戶開著咱們龍騰技術支持的電動車,跟開油車一樣方便,甚至更方便!”
“五百公里起步的續航,三分鐘換電!這個體驗,誰能比?”
李云峰提高了音量,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至于你說的性能犧牲和空間問題,那是你們工程師要去解決的挑戰!我要的是既要標準化,又要高性能!既要換電快,又要空間大!”
“我知道這很難,但龍騰什么時候做過容易的事?”
“如果這點困難都克服不了,我們還談什么引領未來?”
一番話說得眾人啞口無言。
是啊,龍騰什么時候怕過挑戰?
弗蘭克深吸一口氣,鏡片后的眼神重新亮了起來:“董事長,我明白了!請給我們一周時間,我們會拿出一套兼顧標準化與性能的優化方案!”
“好!”李云峰拍了拍弗蘭克的肩膀。
“我等你的好消息。”
他走到一臺尚未完工的底盤骨架旁,伸手摸了摸冰冷的金屬。
“這第一輛車,我要它叫啟明。”
“用電,點亮未來,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他眼神灼灼,仿佛已經看到了無數輛啟明行駛在龍國的大街小巷,停靠在遍布全國的龍騰換電站中。
一個屬于龍騰的新能源帝國,正在他手中,初現雛形。
“給我把最好的材料,最頂尖的技術,都用上!”
“不計成本!”
李云峰轉過身,對著所有工程師,一字一句道。
“我要讓啟明,成為這個星球上,最牛逼的電動車!”
眾人聞言,熱血沸騰。
“是!董事長!”
聲音在空曠的廠房內回蕩,充滿了力量。
李云峰點點頭,拿起旁邊工作臺上的一把扳手,掂了掂。
“開始干活!”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