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啟明”電車的熱度尚未散去,汽車市場便又迎來了一波新的騷動。
那些先前咬牙購買了龍騰電車技術包的公司,如同雨后春筍般,接二連三地推出了自家的所謂新能源車型。
“快看,奧鵬汽車的‘雷鳴’,號稱續航七百公里!”
“濱海汽車的‘海鷗’也不賴,設計挺唬人,也標了六百五十公里!”
網絡上,汽車媒體上,一片喧囂。
消費者們在“啟明”帶來的震撼之后,似乎又多了不少選擇。
但明眼人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門道。這些新車,外觀內飾玩得花里胡哨,智能配置也堆砌了不少,可一旦深究其核心——電池技術,幾乎無一例外,都得向龍騰低頭。
“呵,車殼子他們能造,內飾也能拼湊,但那電池,還不是得乖乖來找龍騰爸爸買?”
“這幫孫子,等于龍騰提供了鍋和米,他們就負責在旁邊吆喝賣炒飯!”
龍騰集團總部,新能源戰略專屬會議室內,氣氛同樣熱烈,卻帶著一種運籌帷幄的沉穩。
弗蘭克,龍騰電車事業部的負責人,正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前,上面展示著一張龍國地圖,無數綠色光點在地圖上迅速蔓延。
“董事長,按照您的指示,讓那些‘玩家’入場。第一批采用我們授權技術的公司,已經推出了他們的產品。”
弗蘭克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自豪。
“他們的車……還行。至少看起來還行。”
李云峰坐在長條會議桌的首位,慢悠悠地抽了口煙。
“還行?老弗,我們龍騰是做‘還行’的生意的嗎?”
弗蘭克腰桿一挺。
“當然不是,董事長!他們的車,性能參數看著不錯,尤其是續航,但那完全是建立在我們的電池之上!他們自己,根本造不出同級別的電池!現在都排著隊,等著從我們這里采購。”
“這就對了。”
李云峰彈了彈煙灰。
“他們負責搭臺唱戲,我們提供場地、燈光,還有最重要的演員。”
他指著地圖。
“現在,好戲的第二幕要開場了。這些綠點,就是我們即將鋪開的龍騰換電站。”
地圖瞬間放大,密密麻麻的規劃網絡清晰可見。
“‘啟明’的初步成功,已經驗證了換電模式的可行性和用戶接受度。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規模化!”
一位財務部門的高管,新晉加入這個核心決策圈子,有些遲疑地舉了舉手:“董事長,關于換電站的規劃……數量是不是太……太激進了點?”
李云峰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幾乎看不見的弧度。“激進?老弗,我們計劃建多少個來著?”
弗蘭克清了清嗓子:“董事長,按照目前的五年規劃,我們將在龍國境內,建成四十萬座龍騰換電站。”
“四十萬座!”
那位財務高管倒抽一口涼氣。會議桌旁,好幾個人都下意識地挪動了一下身體。
“平均每座換電站的建設成本,包括土地、基建、首批電池儲備,大約在一百萬龍元左右。”
弗蘭克繼續說道,眼神堅定。
“那么,”
李云峰拉長了語調,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
“算下來,總投入……四千億龍元?”
財務高管的喉結滾動了一下。
“是,董事長。四千億……這筆投資,太……太龐大了。”
“龐大?”
李云峰嗤笑一聲。
“你管這個叫龐大?”
他站起身,走到地圖前。
“這四千億,朋友,只是個開胃小菜!零花錢而已!”
“要知道當年我們龍騰的工程那都是萬億起步的!”
“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