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我看著樊進,他皺著眉頭,正在思考。
我繼續說到:“吾得路的前面是金源路,那里是一片住宅區,但是距離學校很遠,而且這不是到學校的最佳途徑。”
我說完,提出了質疑。
“這個住宅區叫什么名字?”
我看了看地圖,回答到:“雅居園小區!”
“大學生,你說說,這個小區有沒有你們學校的老師,或者在你們學校居住的工作者。”
我有些不理解樊進,就算他認定這個人是個罪犯,但是他怎么會知道這個人會和林蘭蘭的死有關。
“警官,你怎么會覺得這個人就和林蘭蘭的死有關。”
樊進點了一支煙,一股煙味馬上彌漫開來,我頓時有些嗆咳。
我知道,他現在肯定也有些困惑。
“大學生,你不懂,作為警察,只要是一丁點的線索我們都不能放過,算了,你就查查李教授在不在這個小區就行了。”
聽了他的話,我便乖乖的去問我們老師了,我覺得他說的很對。
問遍所有的同學,終于在我們班一個學霸的口中得知了李教授其實就在這個小區。
果不其然,這對于樊進的猜測又多了一分。
“警官,你的意思是,李教授就是那個黑衣人?尸體那么重,他路上走的那么快,不應該啊。”
我有些不理解。
樊進馬上解釋到:“不對,兇手不是李教授,但是尸體確實在李教授的車里面。”
我頓了片刻,馬上了然:“難道說,兇手是把尸體放在了李教授的車里面,最后李教授回到了學校,兇手又將車里的尸體拿出來進行拋尸。”
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更加佩服樊進的斷案能力,他總是能在一點點的蛛絲馬跡中找到最終的關聯。
我沉思了片刻,取出一張紙,馬上對兇手進行了一個總結,按照心理學來說:兇手很有可能就是以前在學校里面讀過書的人,殺死林蘭蘭,可能他對于醫學生的仇恨,他以前見過林蘭蘭,之所以在火車站動手,完全是看到林蘭蘭那天一個人,又由于多年對于醫學生的仇恨,所以一時興起便殺了她。
這個人并不富裕,而且雖然是醫學生畢業,卻總是在火車站做一些看起來比較低賤的活,他很早就對于自己的生活不滿,作為一個大學本科生,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做這些低賤的活,但是周圍的人根本不會認他這一套,大多都是對他冷眼相待。
我寫完,便將紙遞給樊進看,樊進看著點了點頭,摸著我的頭:“不錯啊,大學生,挺有意思的啊!”
我笑了笑:“那也比不上樊大警官啊!”
這時候,樊進拿著那張紙擺在我的面前,說到:“我們勘察現場的時候,最后發現林蘭蘭身上完全找不到任何線索,就連一個小小的指紋都找不到,說明這個人有很強的反偵探意識。”
樊進說完,我又想了想,樊進說的對,這個問題我確實沒有考慮到,他還是比我厲害了那么一點兒。
現在事情已經很明確了,只需要找到火車站那個男子便好了,這樣一來就可以洗刷李教授的嫌疑,還可以將兇手捉拿歸案。
但是,問題又來了,我不由得問到:“火車站人那么多,而且還有很多人都是很窮酸的模樣,這樣找一個人,不僅打草驚蛇,更是大海撈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