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相當有權威,估計這個人在村里也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物。
她話音剛落,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吭一聲,全都慢慢放下了武器。
放下了武器,這些婦女就站到了兩邊,自覺地讓出了一條道兒,緊接著,就從后面緩緩走出來一個拄著拐杖的老太太。
“老人家,打擾您了,我們就是來查點東西!”這司警官忙走上前,雙手扶住了顫顫巍巍的老太太,大聲說道。
這人要是上了年紀,身子骨就是有點小麻煩,這老太太緩了好久,才小聲地朝著司警官回答道:
“我知道你們要查什么~!”
“您知道…?”司警官有些懷疑的看著老太太問道。
老太太點了點頭,四下里瞅了瞅周圍擺放的滿滿的棺材,嘆了一口氣說道:“唉,造孽啊,終究還是~還債了!”
這老人家說話,通常都有這樣的毛病,說話向來只說三分,且從來不會一口氣把話全說完。
“哦?那老人家您能給我們具體地講一下么?”司警官接著問道。
“走,咱出去講。”老太太輕輕地點了點頭,說著就慢慢地往外面走去。
等走到了外面之后,這老太太才緩緩地開口,朝著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三十多年前的故事。
當時是文革結束的第二個年頭吧,也就是一九七九年,這村子里面出現一個特別荒唐的事情。
這個寨子,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交通不便帶來的弊端,就是信息交流的不發達,文革以前的一些老舊思想,一直在這里存在、影響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包辦婚姻”,就是這些舊思想的代表之一,其實在舊社會,這是極為推崇的婚約方式,見怪不怪了吧,正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事情總有那么些個例外。
那時候,這寨子有個姑娘叫做李秀兒,人如其名,長得清秀可愛,端莊文靜,十分耐看。
這自古美人多疼愛,待秀兒長大以后,秀兒的家里,自然少不了來提親的鄉里鄉親,這其中就有時任村長的兒子。
可愛情就是這么的令人捉摸不透,在別人的眼里,如果能夠嫁給村長的兒子,那該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但這傻姑娘,放棄了所謂的好人家不要,放棄了即將過上的好日子不享,偏偏愛上了個下鄉的窮知青。
愛情來了是沒錯,自主選擇愛人本也無可厚非,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幸福的權利嘛,可錯就錯在他們生在一個封建落后的地方。
這村長的兒子氣不過,就在某一天晚上,聯合村子里的其他人,秘密的把這知青給殺了,事后,村長又利用他的權力,將這件事情隱藏了起來,并且對秀兒謊稱說他回了城里,說他是個負心漢,拋棄了她,讓她放棄他。
這理由,秀兒自然是不信,但又不得不信,并且那個時候,秀兒已經身懷六甲,既然已經懷了這知青的骨肉,忠貞不渝的秀兒還想為愛繼續堅守著。
未婚產子,這在當時是聽都沒聽說過的,極其傷風敗俗,出了這一門子事,更是給家族帶來了奇恥大辱,秀兒的父親也因為這件事被氣的中風,沒幾年就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