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句話。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
陳景安打算效仿自己在大乾京師的經歷,等到初具雛形之后,將這里交給海王姐弟來接盤。
蘇衛在給陳景安講解之后,正式對他發出邀請。
“沐道友,可有意加入我南明王船隊?”
陳景安倒也干脆:“蘇道友是敞亮人,我這人比較庸俗,不如講講我需要付出什么,又能得到什么。”
“當然可以。”
蘇衛立刻給他講解起了其中的條條框框。
總體分為兩種。
第一種,選擇加入南明王的麾下,獲得更多的晉升渠道與資源供應,但是要參與到南明王船隊的日常訓練,接受調遣與號令。
這條路的優勢,那就是等到積累戰功之后,就有可能被南明王放出來,擔任封疆大吏,手握實權。
蘇衛自己就是這樣晉升上來的。
他雖然只在南明王船隊待了不到百年,但是蘇衛在南明王船隊的對外作戰中立下大功,親手斬殺過兩位金丹境的敵人。
因而得到了南明王的器重,提拔他擔任第九支部的首領。
第二種,掛靠在南明王船隊的名下擔任島主,如同編外供奉一樣的身份。
南明王船隊賜下島嶼,交由金丹真君經營,并且還給順帶給了他們幾個像“任家島”那樣的附屬勢力。
乍看之下,這明擺著是在送福利。
可是陳景安稍加揣摩,明白了其中的邏輯。
說白了——
大家都是在互惠互利。
南明王船隊賜下封地交由外來的金丹,變相是利用這些外來金丹來擴展和鞏固自己的地盤。
大海比起陸地來說,廣袤了十數倍不止。
他們最不缺的就是海中島嶼。
若是外來的金丹可以將這些閑置的島嶼盤活,并且穩定產出利益。
那么按照規矩,他們需要給霸皇上供,而八王有著代征的權力,變相是拓展了收入來源。
等到這些金丹身死,亦或是斷了傳承。
屆時八王還可以吃絕戶,直接坐享他們的經營成果。
關于這點。
陳景安與蘇衛是心照不宣的。
大家都是金丹真君,擁有最基本的理智,不會因為還沒發生的事情就虛空索敵。
陳景安沒有猶豫,直接選擇了第二條路。
根據大燕的情報來看。
當年的大燕真君,他與自己應該是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這倒是讓陳景安好奇了起來。
他選擇掛靠,那是因為自己有“吞魔功”與“推背術”,完全可以靠著拾荒打法,充分利用海中資源。
大燕真君的倚仗是什么?
這家伙總不能是真的開擺了吧。
陳景安與蘇衛說了自己的選擇,立刻就有專人替他辦理手續,挑選島嶼。
趁著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