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漫漫,靈根成了一座無法翻越的大山,使得他們陰陽兩隔。
他坐在胡杏兒的床榻旁,這位早年舞刀弄槍,生性潑辣的大家閨秀,到現在就連說話也無比費勁。
陳景安不是沒有想過。
假如,他在突破筑基之后,放棄仙道,陪伴她們走完自己的一生。
那么,當真到了陰陽相隔的時候,心里是否會少一些遺憾。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只要存在離別,那就沒有知足可言。
以陳景安的性子。
他也不可能永遠躺在筑基境的功勞簿上。
到今日為止,與其說他是主動上進,不如說始終有一股外力在背后推著他。
如果不突破金丹,那么以自家的位置,很可能早就淪為了大宋與大乾這兩國交鋒的犧牲品。
覆巢之下無完卵。
到那時,他是否活著都是問題,更別說還能在這里長吁短嘆。
陳青琰和陳青立姐弟二人,站在陳景安的身后。
再往后,則是陳青立的兒孫們。
胡杏兒在眾人的目送下,離開了人世。
……
關于胡杏兒的喪葬之事。
陳景安提出將人帶回大景安葬,那里是他與胡杏兒的鄉土所在。
陳青琰和陳青立自然沒有意見。
到了這等時候,他們的個人情感,都要讓步于胡杏兒。
凡是能讓胡杏兒心生慰藉的事情,二人都會全力配合。
陳景安帶著人回到了大景京師,替胡杏兒風光大葬。
送葬的隊伍穿行于京師大道。
京師的百姓早已知曉,這是清源真君的妻子。
按理說,以胡杏兒九十多歲的高壽,她已經可以熬走這世上絕大部分的人了。
奈何,她遇到的是一位真君。
一位可以活上五百年的真君。
不論她再如何努力,最終都只能是被送走的一方。
人群之中。
有一個女子目送著胡杏兒的靈柩經過。
她姓朱,朱縣令的朱。
當年僥幸從云武郡留得一命的朱小姐,是她的祖母。
朱小姐離開云武郡城,嫁做人婦,生兒育女。
她在十年前離開人世。
臨終之前,朱小姐將自己守了一輩子的秘密告訴了子孫。
她年輕時與大名鼎鼎的清源真君有過交集。
而且,僅僅只是一念之差。
否則她也有可能成為風光無限的真君夫人。
朱家孫女望著逐漸遠去的靈柩,眼神中帶著些許恍惚。
祖母與清源真君,以及胡夫人的交集。
嚴格來說,不存在誰欠誰的。
祖母當年饒過了胡杏兒一回,讓她得以順利嫁進陳府。
到后來,朱家全族下獄。
清源真君又救了祖母一命。
這份關系到這里,算是恩怨兩清了。
至于……清源真君最終拒絕了朱小姐的自薦枕席,留下銀子揚長而去。
只能說,他們本就是無緣無分。
這樣一想,其實也沒有什么惋惜的。
朱家孫女暗暗決定。
她也要把這個故事傳下去。
拋開別的不談,曾經與一位真君有交集,這本就是一樁十分值得稱道的談資。
(作者不小心中甲流了,大家保重身體。今天的第三章稍微晚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