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陳青雉將這兩重身份合一,是為了加快陳氏仙族對大景全境的統治。
事到如今,他的目的已經達成。
那么接下來國朝的治理,應當奉行與仙族內部治理一樣的模式。
“仙凡分離”。
否則,一國之君分神處理庶務,就足以耽誤不少修煉的時間。
陳青雉打算將皇位傳出去。
他自己保留仙族族長的位置。
這樣可以確保,仙族內部不會因為這所謂的皇位發生動蕩。
關于繼承皇位的人選。
陳青雉作為族長,起到了表率作用。
他的兩個兒子全部都身懷靈根,對仙道也還有追求,不可能因小失大。
至于隔代傳孫?
眾所周知,陳青雉對新生的曾孫“陳棲梧”十分看重與喜愛。
傳位給孫子,再由孫子傳給曾孫。
這聽上去好像也不錯?
不過,他的子孫大多都在適齡的時候,就被丟到商行中歷練,相較于同齡人更加精明。
陳青雉只是提了一嘴帝王的利弊,就打消了他這一支子孫繼位的心思。
所以,下一代的帝王人選要轉移到其他支系。
首要的前提,那就是陳景安的后人。
這條規則沒有寫在明面上,但是經過父子兩代的經營,已經刻在了陳氏族人的骨子里。
因為只有這樣才是能服眾的。
陳青雉的子孫放棄即位,接下來支系輪流,先到了長子“陳青旺”的這一系。
這也是陳青雉有意促成的結果。
時至今日,他再回看當年自己接任族長的經歷。
本來,大哥是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
可是他在二人即將角逐的節骨眼上,選擇閉關去沖擊筑基。
最終,陳青旺順利突破。
但是這樁舊聞,仍然在“青”字輩和“明”字輩的族人之間流傳。
不少人結合陳青旺后續的行事風格,猜測他可能就是為了避免兄弟鬩墻,這才打出了突破的幌子,急流勇退。
陳青雉當然記得這件事。
他不好當面去問大哥的想法,但是他讓自己順利接替族長之位,這是事實。
如今自己要讓出大景皇位了。
正好傳給大哥的子孫。
陳青旺本人對這件事情不置可否。
他早就已經不管事了。
如今負責當家的,是其子陳明遠。
陳明遠與其父不同。
他在剛踏上仙道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與葉蚯打交道。
如今接近一甲子歸去。
陳明遠親自見證了一代代陳氏族人的來來往往。
這其中的香火情,匯聚到一起去,那就成了他本人不可撼動的威望。
他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選。
只是,陳明遠已經順利突破到了筑基。
這早就超出了陳明遠的預期。
接下來,他還想展望金丹,所以無意將時間花在管理世俗的瑣事上。
可是五叔的心意,陳明遠又不想辜負了。
于是,他順水推舟將兒子“陳義經”給推了上去。
五叔的本意是要彌補他爹。
可是爹與自己都無心繼承皇位。
這輩分順理成章往下,就落到了“義”字輩
站在陳明遠的角度來看,陳青旺對陳義經還是有一定虧欠的。
作為長孫,他在別人都有祖父可以依靠的年紀,每日陪著爹到洞府前的亂石堆等待祖父。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很難說,陳青旺完全是情非得已。
因此,由陳義經來接受五叔的這份人情,未嘗不是一種閉環。
陳明遠對長子的設想,就是傳宗接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