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仙族發展下的一種縮影。
陳青雉作為族長,同樣也是這一切變化的觀察者。
時至今日。
他也目送了不少人的離去。
譬如兒時經常招呼自己,愛給他塞果果的十六叔“陳景羽”,他最終沒能突破筑基,數年前高壽離世。
陳景羽到壽終的那一刻,依然還是仙族里擁有靈田最多的人。
他的子孫后輩,也是仙族保留“種田技藝”最完整的一支。
這是陳景羽留給子孫后代的祖訓。
唯有八個字。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老人家當年從無到有,一步步成為仙族最大的地主。
他替后人積攢下了豐厚的家業,自己卻沒能看到更遠的風景。
為表紀念,陳景羽的子孫每到豐收時節,都會單獨針對陳景羽進行一場告祭。
久而久之,這就成了族人眼中的習慣。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
現在立著令牌被祭拜的人,當年就這樣活生生的抱過他呢。
再就是自己的老岳丈,同樣也是帶著他走上“商道”的師尊,齊海富。
岳丈的教導,陳青雉至今銘記于心。
他走到今日這一步,身邊的人正在變少。
他們沒有消失。
只要仙族不滅,就始終會有人,帶著過去,現在,與將來一同負重前行!
……
大炎方面。
陳青立同樣選擇了罷兵止戈。
他有著陳青琰和火鳳的支持,再加上自身那種可以調動“青龍法相”的特殊手段。
大炎儼然成了他的一言堂。
這不僅表現在對大炎豪族與宗派的壓制,還有對于皇族子弟自身。
除開長女“陳明寧”受其信任,其余子孫面對陳青立的時候,那都是講究先“君”后“父”。
這大權獨攬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早年,陳青立也提倡“帝王心術”,以維持住大炎時局表面的平靜。
可是[九五龍氣]的存在,注定他的修行與帝王之道是不可分割的。
這條路沒有回頭的選項。
他想要長生,想要獲得力量,那就得壯大龍氣。
如果有一天,自己失去了帝位。
那將是他被打下凡塵的開始。
既然不打算禪位——
陳青立選擇一開始就粉碎他人的念想。
大景和大炎的動作,很快傳到了鄰國真君那里。
他們不知道陳氏突然轉為守勢的原因。
不過,這對周圍的鄰國而言是好事。
這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進行結盟與互保,以應對陳氏將來的各種手段。
大梁和大齊兩國的真君率先舉行會盟。
他們都是火魔宮的附屬國。
昔日還是共同夾擊大乾的盟友,走到一起并不奇怪。
眼下,陳氏一族來勢洶洶。
如果不是條件不允許,他們甚至想把大乾都一并拉到“反陳同盟”中。
隨后,大齊真君又前往大燕,打算通過大燕,將萬獸谷麾下的各國也拉進己方陣營。
從北往南,將凌云宗治下的列國封鎖在東南一隅。
為此,齊無忌甚至可以主動忘記,昔日大燕兵臨城下的屈辱。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
自己選擇接受屈辱,那只是迎接新一輪屈辱的開始。
大燕真君避而不見。
倒是有一人,自稱是大燕真君的好友,不僅出面將齊無忌暴打了一頓,而且還仗著實力搶走了他身上的乾坤袋。
出手之人正是張財。
陳景安通過陣法,請二位出手趕人。
張財沒費多少力氣。
只是,他對于自己所作所為,仍然感到有些心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