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問道,“這曲轅犁是何人所做?”
陶和答對,“是清水縣葉家村工匠吳高澤。”
蘇閻頓了頓,飛快抬眼,正好和寧宣視線對上。
寧宣本欲大賞,卻不準備將此敲定,“此為大功一件,令楚冠問及此人想要何賞。”
陶和應了。
盛平此時向前一步,“陛下,臣女受罰在六部半月余,所學所思甚多,有一問題想問陛下和各位。”
寧宣淡淡說道,“問。”
“世家之人無不有母,倘若一家之主驟然離世,撇下幼兒寡母,當如何生存?”
沈尚書一笑,“殿下這問題好生簡單,自是靠家中余財。”
林元耀冷聲問道,“沈尚書好生可笑,又有多少百姓家中有余財,將幼兒拉扯大,又需多少余財?沈尚書可知何不食肉糜?”
沈尚書冷著臉瞪他。
狄玉書操著蒼老的聲音,“這是朝廷,公主殿下何必逾矩將這等小問題帶上朝廷?”
盛平心中無語,面上淡笑,“敢問狄尚書,何為小問題?天下幼兒寡母者數幾?她們的生死是小事?”
陶和心中痛苦,卻只能站出來,“依臣之見,孤兒寡母自當可以養活自己。”
他真的不欲參和朝堂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只想在工部安安靜靜地等著告老還鄉。
盛平反問道,“陶尚書所言養活自己莫不是指賣身為奴,淪落乞討?”
陶和徉怒,“總不能就只有這兩條路可走!殿下休要喋喋不休!”
三皇子寧爍昨晚喜而飲酒至半夜,困得不行,他也不在意盛平議的問題。
二皇子靜靜聽著,心中在揣摩誰是盛平一黨。
六皇子腦中覺得盛平說得有理,卻不敢多說。
盛平問道,“各位大臣都是學富五車之人,不若給盛平想些法子。”
接著便是漫長的聲討,臣子們眾說紛紜,盛平再提出走不通的地方,堵得眾臣子不耐煩極了。
“陛下明鑒,若女子不進書院,不識字不明理,無才無技,如何在將士打仗時撐起一個家,如何在丈夫離世時活下去?”
狄尚書聽著這些就氣得跳腳,“臣反對!孔夫子曾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更有女子無才便是德!決不可鼓動女子進書院!”
禮部嘩啦啦在他身后跪倒一片,“望陛下圣明!”
盛平手藏在寬大的袍袖中,握得很緊,不能急。
林元耀先開了口,“臣贊成公主殿下。家父在臣五歲時便撒手人寰,寡母為了拉扯臣長大,因不識字,更不會旁事,只能靠縫些衣物換些金銀,如今老母一雙眼生生瞎了,全因日夜縫補,熬壞了眼睛!若是書院對女子敞開,想必老母的眼睛也能保住!”
說到這事,鐵骨錚錚的將軍,忍不住聲音哽咽了。
他如今手握大權,卻怎么也換不回母親的眼睛了。
母親看不到他的錦繡,看不到他為她置辦的大宅院,看不到衣食無憂的日子究竟長什么樣。
每每想到這,他就痛苦萬分。
所以才會在盛平找上他時,很爽快就應了。
盛平看向狄玉書,“林尚書是個有孝義之人,想必只要是個孝敬之人,對給自己娘親多一條路,必不會反對。”
狄玉書眼睛瞪得死大,“若是要臣的母親拋頭露面,她寧愿去死!”
盛平冷聲道,“狄尚書此話極為不妥,任母親棄生向死,此為不孝!”
狄玉書趕忙跪下,這頂大帽子扣下來,他可頂不住,“臣絕非不孝,然小孝在大孝前應讓路,家國天下,絕不能亂了章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