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自強臉色微沉,說道:“不拘一格降人才嘛!我黨用人的宗旨,也是有能者居之,而且馮貴賢同志已經過了兩年的升遷紅線,完全可以再進一步。有的人連升三級都沒有人說什么,只要有能力,能勝任工作就行!”
張俊微微挪了挪屁股。
他從副主任科員,升到科長、副處長,現在更是進了縣委常委。
可以說,他就是那個連升三級的人!
不過他之前早就有了足夠的履歷,只是一直被中醫研究所卡住了沒有升級。馬紅旗慧眼識珠,把他發掘了出來,這才成就了現在的他。
書記和縣長,各自為候選人拉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服誰。
在這么重要的人事任命上,他倆不可能達成一致意見。
陳國良是書記,必須掌控人事大權,只有這樣才能維護他的絕對權威。
而傅自強是縣長,最大的權力就是財政大權。
如果財政局長不是他的人,不聽他的指揮,那等于自斷一臂,甚至可以說是自廢武功。
兩人你爭我斗,其余常委作壁上觀。
“還是表決吧!”陳國良不想再和傅自強拉鋸,這樣爭論下去也不會有結果。
傅自強表態同意:“行,那咱們就舉手表決好了!”
說著,他深深的看向張俊,這一眼意味深長。
張俊一震!
從剛才的斗爭來看,書記和縣長的斗爭,往往就是一票的差距。
所以張俊這一票至關重要!
他要投給誰比較好?
張俊來易平縣之前,對這里的人事有過大概的研究。
縣委書記陳國良,是從省委外放出來的干部,此人十分強勢,縣里的人事安排、土地征收、城鄉建設開發、企業經營、行政審批,甚至公檢法案件的辦理和民間沖突,他都能說得上話,也能插上一手,可以說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無處不見他的存在。
傅自強是縣長,是本土干部,在易平縣深耕了多年,羽翼已成,后勁十足。
縣城雖然是最小的城市單元,與大城市有著截然不同的人文環境。縣域的規模雖小,卻是一個政治大舞臺。
這里似城非城,似鄉非鄉,聚集著本土的三教九流,匯集了各色人等,也造就了盤根錯節的各種勢力。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有一個名詞很醒目:縣城政治家族!
政治家族的勢力,在縣城這一方小土地上,無疑是站在金字塔尖之上傲視群雄的老大,是其他各方勢力攀炎附勢,巴結討好的對象。
古語有去: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
由此可見,地方的強大勢力,在當地代表著無上的權力和地位,擁有絕對的權威,能決定他人的生死和命運。
縣城里的人們,把地方上的政治家族,當作神一般的存在,無數人對其趨之若鶩,以結交他們為榮,把獲得他們的支持或許可作為在社會上縱橫捭闔的通行證。
傅自強在易平易,無疑就是這樣的人。
不過這種地方家族勢力,后來被打破,漸漸消亡。
此刻,張俊心里面在權衡利弊。
從發展前景來看,傅自強比陳國良要年輕有為。
未來幾年間,陳國良很有可能調任其他地方為官,也有可能進入市里工作。
而傅自強大概率還將留任易平縣。
張俊也將在這里工作一段時間。
支持誰呢?
這將影響到張俊未來的政治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