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會讓他先把樣品搞出來。
要是換一個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子,邰正陽也不會這樣“為難”人家。
對這些第一屆考進慶華大學的天之驕子,學校都是非常愛護的。
“老趙,你是他們的班主任,這個事情,就由你來抓總,盡可能給小劉他們提供一些幫助。”
邰正陽又吩咐了趙遠方一句。
“好的,校長,我一定全力以赴。”
趙遠方一口答應。
對他而言,這何嘗不是一個極佳的機會?
剛帶新生,就能搞出一個小小的科研成果來,豈不美哉?
按照劉弘毅的描述,這個遙控可變的靜音風扇,真要是能夠搞出來,就算不是全世界獨一份,至少也算是個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產品,沒準還真能在外貿那邊一炮打響呢。
只要能給國家賺回寶貴的外匯,上級部門想必也是大力支持的吧?
誰說學校就一定不能自己辦企業的?
凡事都可以有先例的嘛。
劉弘毅雷厲風行,回到宿舍就開始“拉班底”。
同宿舍的五個人,不用說,肯定要拉進來。
漏下誰都不合適。
要不然,就是人為制造矛盾。
想想看,你們其他五個人都圍繞著一個課題探討得熱火朝天,剩下那一個插不進話,心里得有多郁悶?
四年同室同學,這種緣分,上哪找去?
然后,徐文心也必須拉進來。
理由很簡單:技術圖紙他們可以自己出,生產樣品那還得找工廠。
徐文心是本地人,家庭似乎也不一般,總比劉弘毅他們幾個要熟悉情況。
大家一聽,都是勁頭十足。
大學新生,特別喜歡這種課外活動,可以快速融入集體,減少孤單寂寞。
何況設計研發一個新產品,這是實實在在的科研活動啊,吸引力極大。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劉弘毅就帶著這個“一竅不通”的“草臺班子”,開始從無到有,設計遙控靜音可變頻電風扇。
中間自然也遇到了不少的問題。
因為電子工程系的無線電班,目前還遠在巴蜀地區,也不知啥時候遷回來。
但這也難不住誰,慶華大學別的沒有,就是學者多。
其他系的老師和同學之中,一樣能找到此道高手。
僅僅只用了十來天,劉弘毅就帶著課題小組,搞出了第一套設計圖紙。
大伙也真實見識了他在科研方面的研發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
那真是有條不紊,在在都是“老領導”風范。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當了幾十年的領導干部和科研帶頭人。
“文心,接下來就要靠你了,找一個實力強的生產廠家來試制樣品。”
課題組最后一次確定了設計圖紙之后,大家都長長舒了口氣,劉弘毅當即對徐文心說道。
開學到現在已經快半個月了,大家又在同一個課題組一起奮戰了十來天,彼此之間,已經非常熟悉,也就不再連名帶姓地稱呼某某某同學了,直接叫名字。
同學之間,本該如此。
徐文心嫣然一笑,說道:“放心吧,書記,我早就找好了。要不,現在一起過去?”
書記自然是對劉弘毅的尊稱。
團支部書記也是書記好不?
徐文心還沒有入黨,所以她現在的政治面貌是“共青團員”,理論上,就是團支部書記的“部下”。
“好!”
當下兩人帶著設計圖紙,騎著徐文心的單車,直奔校門之外。
徐文心坐在后座上,很守“規矩”,只是扶著后座,并沒有伸手去圈住劉弘毅的腰來維持自己的身體平衡。</p>